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并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
【釋義】 本條對單位和個人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和檢舉、控告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權利作了規定。
一、關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遵守法律、法規,即行為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事。守法是法律、法規運行的重要環節,是法律、法規實施的基本形式之一。制定法律、法規的直接目的就是法律、法規的實行,因而要求人們遵守法律、法規。守法包括三方面要求。一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履行公務時,必須嚴格守法不得違法,行為內容和方式要符合法律;二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其職權管轄之外的活動中,必須自覺守法;三是,公民和社會組織必須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守法是每一個社會主體應盡的基本法律義務。作為一種義務,它表現為負有這種義務的社會主體必須依法為某種行為,或者不為某種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第五條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社會主義法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任何社會主體在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時,都必須履行法定義務,必須遵守法律規定。守法是維持社會主義政治秩序、經濟秩序、生活秩序等社會秩序的要求。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維持,有賴于社會成員對法律、法規的普遍遵守。
二、就本條規定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義務而言,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是調整土地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制定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直接目的就是這些法律、法規的實行,因而要求每一個社會主體都要遵守。從法律義務的角度來講,每個社會主體在享受法律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法律義務,本條將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履行的義務,這是從權利義務方面為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實施提供了保障。再從守法是維持社會主義社會秩序的要求方面講,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是維持土地管理秩序行為規范,要使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轉讓、土地利用、耕地保護、建設用地的征用等方面的工作正常有序地進行,有賴于社會成員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普遍遵守。
首先,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守法,不得違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用土地。前一時期,一些市、縣政府從當地經濟發展的局部利益出發,普遍采用“化整為零”、“下放土地審批權”等辦法擴大或者變相擴大自己審批土地的權力,削弱了中央和省級人民政府對建設用地的審批權,造成了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失控和土地的大量閑置浪費。這從反面說明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要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還表現在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縣級以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要認真執法、嚴肅執法,不得徇私枉法。在處理土地違法案件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該給予行政處分的必須給予行政處分,該給予行政處罰的必須給予行政處罰,該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送交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不得從部門或者單位利益出發,講人情,講關系,更不得“以罰代刑”。
其次,要求公民和社會組織必須用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行為,正確行使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利,忠實履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不得買賣或者似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不得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不得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農村村民不得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要嚴格按照本法的規定履行開墾義務;開發土地要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等等。
三、關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提出檢舉和控告。這里所謂有權“檢舉”和“控告”,是指單位和公民個人對有土地違法行為的政府機關部門、單位、組織和個人,有向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其他機關提出舉報和指控,要求有關機關予以處理和制裁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單位和公民個人對土地違法行為行使檢舉權和控告權,有利于制止違法占地和浪費土地的行為,有利于土地執法的社會監督和土地違法案件的及時發現、處理,從而有利于我國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有利于扭轉耕地大量減少的趨勢。我國憲法規定,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打擊報復。”受理單位和公民個人對土地違法行為的檢舉和控告,也是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土地管理監督檢查職責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尊重和保護單位、個人檢舉、控告的合法權利,有義務接受對于土地違法行為的檢舉和控告,并要為單位和個人提供檢舉、控告的便利方式和條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建立土地違法舉報制度,這種舉報制度是本條關于檢舉和控告規定的保障。除建立舉報制度外,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還應規定舉報辦法,保護和獎勵舉報人,對于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打擊報復行為構成犯罪的,必須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公路法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