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二十六條 民辦學校依法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
民辦學校的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權依照工會法,建立工會組織,維護其合法權益。
【釋義】
本條是關于民辦學校民主管理的規定。
一、民辦學校教職工有權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監督
民辦學校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享有較大的辦學自主權。在與教職工關系上,通過聘任合同確立聘任關系,依聘任合同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對教職工的工作時限、工資和福利待遇等作出規定。因此,民辦學校建立健全各項民主管理和監督制度,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一方面通過這些制度,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教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加強對學校的監督,增強自律能力。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按照《憲法》的規定,我國的企事業單位普遍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參與本單位的民主管理。它是職工主人翁地位的體現。在教育領域里,同樣應貫徹這項原則。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學校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加強民主管理和監督”。《教育法》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 《教師法》規定,教師有“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的權利。現在,大多數高校、中小學校都建立了教代會制度,其中高等學校的教代會制度比較完善。1985年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該條例規定:教代會行使下列職權:(一)聽取校長的工作報告,討論學校的年度工作計劃、發展規劃、改革方案、教職工隊伍建設等重大問題,并提出意見和建議。(二)討論通過崗位責任制方案、教職工獎懲辦法,以及其他與教職工有關的基本規章制度,由校長頒布施行。(三)討論決定教職工的住房分配、福利費管理使用的原則和辦法,以及其他有關教職工的集體福利事項。(四)監督學校各級領導干部,可以進行表揚、批評、評議、推薦,必要時可以建議上級機關予以嘉獎、晉升,或予以處分、免職。教職工代表以系、處或教研室、科室、班組為單位,由教職工直接選舉產生,凡是享有公民權的教職工均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代表的構成,既要照顧到學校各方面人員,又要充分體現學校以教學為主,其中教師代表一般應占60%左右。教職工代表大會每3年一屆,定期開會,一般應每學年開一次。教代會的議題,應根據學校的中心工作和群眾迫切關心的問題,廣泛吸收教職工的意見,經大會主席團審議后,請大會通過。該條例適用于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其基本精神也適用于其他各種形式的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民辦學校也可以參照上述規定,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二、民辦學校教職工有權組建工會
民辦學校的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有權依照《工會法》,建立工會組織,維護其合法權益。我國《工會法》規定,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撓和限制。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25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工會幫助、指導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企業單方面解除職工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工會認為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要求重新研究處理時,企業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應當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并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民辦學校應當根據《工會法》的規定,積極支持教職工建立工會組織,并為其開展活動提供方便。同時,校方應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團結教職工,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的優勢,在教職工的聘任、福利待遇以及教職工與民辦學校糾紛處理等方面,認真聽取工會組織的意見。民辦學校工會組織也應積極開展工作,努力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協調解決教職工與民辦學校的糾紛,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搞好教育教學。
在民辦學校的監督制約機制中,還有兩種形式,一是“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來自教職工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職能是監督學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評議辦學質量和水平。一是學生家長委員會,由受教育者父母或者監護人推選產生,監督學校的辦學活動,維護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對這兩種形式,法律都未作規定。目前有的民辦學校設置了這種機制,可以進一步實踐,積累經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三號
2013-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十三號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鄭耀棠等32名全國人大代表所提議案的決定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訂)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有關法律問題的答復
1992-09-0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4-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12-01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