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或者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
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釋義】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在發包或者出租的情況下安全生產責任的規定。
一、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同時,生產經營單位為了保證生產安全,還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生產防范措施,為勞動者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上述安全生產條件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則生產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本條第1款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
同時,生產經營單位也不得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者出租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或者個人,這也是一條很有必要的規定。在實際生活中,生產經營活動的種類很多,不同的活動其規模以及技術要求的復雜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別,對從事該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的經濟、技術條件也就相應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少國家在對某些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中,將不同的生產經營單位按照其具有的不同的經濟、技術條件,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并對不同資質等級的單位所能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范圍作出明確規定。實踐證明,這是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保證生產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國在實踐中也采取了這種做法。如《建筑法》第13條規定,從事建筑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按照其擁有的注冊資本、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裝備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業績等資質條件,劃分為不同的資質等級,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后,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活動。同法第29條又規定,禁止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生產經營單位從事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外的生產經營活動,由于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的條件達不到要求,而使得生產安全無法達到保障。因此,本條對這種情況嚴格禁止。
二、本條第2款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的規定,這也是一條很有針對性的規定。實踐中,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企業所有制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企業采用租賃、承包、合作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個人、私營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以及個人租包的公共娛樂場所也大量涌現。其中確有一些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混亂,以租代管、以包代管的問題始終存在。有些生產經營單位只管收取租金或者承包費,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問題不聞不問,導致安全隱患大量存在。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本條第2款專門作出規定,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對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問題予以約定。
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就安全生產管理問題進行約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另外一種是不簽訂專門的協議而是在承包合同、承租合同中對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進行約定。在約定中,生產經營單位可以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就各自在安全生產管理中權利、義務以及事故發生時的責任承擔等問題進行協商確定,同時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應由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統一協調、管理。
三、生產經營單位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決定,只對約定雙方有約束力,不具有對外效力。換句話說,生產經營單位不能因為有了約定而減輕自己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責任,生產經營單位應對該項目、場所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如果該生產經營項目、場所有違反本法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安全生產的管理規定的行為,應由生產經營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發生了生產安全事故,也首先應追究生產經營單位的責任。生產經營單位在承擔了相應的責任后,可以根據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的約定,追究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
1984-11-1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正)
2000-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