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證編號是全國統一編定的,每個持證公民的唯一編號。居民身份證編號,對于應用現代化技術進行人口管理的人口統計,對于加強公安現代化建設有重要作用。因此,作好居民身份證編號工作,是證件簽發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認真細致地組織實施。為保證編號的準確性,作如下規定:
一、為使居民身份證編號不重、不漏、不錯,編號采用行政區劃代碼、出生日期碼、分配順序碼三結合的方法,由十五位阿拉伯數碼組成。十五位數碼(從左至右)的含義是:第一至第六位碼為行政區劃代碼;第七至第十二位碼為出生日期碼;第十三至第十五位碼為分配順序碼。十五位數碼的使用方法是:
(1)行政區劃代碼。是用六位數字代碼按層次分別表示我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州、盟),縣(市、旗、鎮、區)的名稱。六位數從左至右,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第三、四位表示地區(市、州、盟);第五、六位表示縣(市、旗、鎮、區)。如山西省平遙縣的行政區劃代碼為“142431”;北京市東城區的行政區劃代碼為“110101”。居民身份證編號中的行政區劃代碼是指公民第一次申領證件時,常住戶口所在地的縣(市、旗、鎮、區)一級的行政區劃代碼。編號工作一律使用國家標準局批準的,1985-01-01實施的GB2260-84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根據該文件規定,行政區劃變更后,原代碼不再代表新的行政單位。為使居民身份證編號工作順利進行,行政區劃有變動的,使用國家標準局批準的新的行政區劃代碼,在新的代碼沒有批準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同意,可暫時沿用原行政區劃代碼。沒有縣(市、旗、鎮、區)一級行政區劃代碼的(如水上公安分局),可使用地區(市、州、盟)一級行政區劃代碼;如地區(市、州盟)一級也沒有行政區劃代碼的,可使用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的行政區劃代碼。
(2)出生日期碼。是用六位數字代碼表示公民出生時年份、月份、日期的數碼。即居民身份證編號的第七、八位表示年份;第九、十位表示月份;第十一、十二位表示日期。如某公民出生日期為1966年10月26日,出生日期碼應編為“661026”;某公民出生日期為1902年1月3日,出生日期碼應“020103”。
(3)分配順序碼。是用三位數字代碼表示在行政區劃代碼表示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
分配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公民;偶數分配給女性公民。
分配順序碼的999、998、997、996四個順序號為百歲以上老人的特定編號,不要將上述四個號分配給其他人。
舉例說明居民身份證的編號:
例1. 廣東省潮陽縣1880年1月1日出生的一男性公民的編號為:(表格省略)
例2. 北京市朝陽區194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女性公民的編號為:(表格省略)
二、居民身份證編號的具體工作由戶口登記機關完成。編號的分配順序碼由縣(市、旗、鎮、區)公安機關掌握,可按固定次序分配給所屬的戶口登記機關。如,“001至050”分配給甲派出所,“051至100”分配給乙派出所,依此類推。如無特殊情況,分配給戶口登記機關的分配順序碼應固定不變。縣(市、旗、鎮、區)公安機關在分配時,應留有一定的機動分配順序碼。百歲以上老人居民身份證的分配順序碼,由縣(市、旗、鎮、區)的公安機關掌握。
戶口登記機關對轄區內任何時間出生的人,均按本機關分得的分配順序號使用《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進行編號。如派出所分得的分配順序碼為001至050,該派出所管轄區的所有發證人口,不管其何時出生,分配順序碼只能在001至050的范圍內編定。如編號不夠,可向分配機關申請。
三、居民身份證編號是持證公民的唯一編號。公民因遷移住所,變更身份,或因證件丟失、損壞及有效期滿,以及其他原因須換領新證時,其證件編號仍使用原編號。但是,領證后進入百歲的老人,其證件編號應按照規定的原則重新編號,不再使用原證件編號。
四、《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的使用要求:
(1)《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是戶口登記機關記載公民的居民身份證編號的原始檔案資料。
(2)《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應按時間順序,以年度為單位裝訂成冊,由戶口登記機關統一保管。
(3)表內順序碼欄,應依次填寫縣(市、旗、鎮、區)公安機關分配給戶口登記機關的全部順序碼,不得空號。
(4)表內順序碼與出生日相對應的格內,應填寫被分配為該碼的公民的姓名。
(5)對新遷入的公民,凡已經領過居民身份證的,發其新證時,證件編號仍使用原證件編號,原編號不應在遷入地戶口登記機關的《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內記載;凡未領過居民身份證的,如符合申領條件,遷入地戶口登記機關應按照規定使用《居民身份證編號順序碼登記表》為其編號。(表格省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02年修正)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1997-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