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會 員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四章 學術活動
第五章 附 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中國警察學會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和一年多的籌備工作,于1992年5月2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現將成立大會審議通過的《中國警察學會章程》和選舉產生的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以及常務理事會成員名單印發給你們。同時印發部長陶駟駒和副部長、中國警察學會會長顧林 在大會上的講話。請結合具體情況貫徹會議精神,以推進公安科學理論研究工作的開展。
1992年6月24日中國警察學會章程
(1992年5月27日中國警察學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會名稱為中國警察學會,英文譯名Police Science Society ofChina,縮寫為PSSC.
第二條 中國警察學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指導下的、組織協調全國公安科學理論研究的群眾性學術團體。
第三條 本會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一系列論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指導思想。
第四條 本會團結全國公安干警及社會各界有志于公安科學理論的專家、學者,對公安工作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探索公安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為公安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第五條 本會在理論研究工作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第二章 會 員
第六條 本會會員分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警察學會在當地申請成立后,承認本章程,向本會提出申請,經常務理事會批準,即為本會團體會員。
(二)凡贊成本章程,熱心公安科學理論研究,并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公安工作實踐經驗的公安干警及有關的專家、學者,向本會提出申請,由兩名會員介紹,經常務理事會批準,即為本會個人會員。
個人會員比較集中的單位,經常務理事會批準,可設會員小組與本會聯系。
(三)凡有團體會員的地區和單位,本會一般不直接發展個人會員。
第七條 會員的權利
(一)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對本會工作有建議權和批評權。
(三)參加本會及有關專業研究分會組織的理論研究與其他學術活動。
(四)利用本會的圖書資料和出版物,獲得本會編印的有關資料。
(五)有退會的自由。
第八條 會員的義務
(一)遵守本會的章程。
(二)執行本會的決議,完成本會委托的任務。
(三)積極參加本會和有關專業研究分會組織的學術活動,向本會提供研究成果,關心和支持會刊的編輯、組稿和發行工作。
(四)交納會費。
第九條 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自愿退會時,書面告知本會即為退會。
第十條 會員連續2年無故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本會組織的學術活動,即為自動退會。
會員違背總則第三條原則精神者,經本會常務理事會討論決定,取消其會員資格。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十一條 會員代表大會是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會員代表大會由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代表組成,每四年舉行一次,必要時可由本會理事會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責是:
(一)制訂和修改本會章程;
(二)聽取和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三)討論并決定重大任務;
(四)選舉理事會;
(五)推舉本會名譽會長。
第十二條 理事會由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的理事組成,向會員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理事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
理事會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必要時由常務理事會決定提前或延期召開。理事會的職責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在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工作,討論并決定重大事務;
(三)聽取常務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四)批準學術委員會的組成;
(五)批準成立分支機構;
(六)選舉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選舉常務理事和秘書長。
第十三條 常務理事會由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和副秘書長組成。常務理事會的職責是:
(一)在理事會閉會期間主持會務;
(二)組織實施本會的各項重大活動;
(三)批準團體會員入會;
(四)批準吸收個人會員;
(五)決定取消個人會員資格;
(六)根據需要增補學會理事,提請下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確認;
(七)根據會長提名,任免學會副秘書長;
(八)負責下一屆會員代表大會的籌備組織工作;
(九)根據會員代表大會和理事會授權,可以決定、處理本會重大會務,包括審核確定組建分支機構;
(十)審定公安科學理論研究規劃及年度科研課題指導計劃;
(十一)確定會刊編輯委員會和主編人選;
(十二)決定學會經費開支原則并審核年度開支情況。
第十四條 會長負責召開常務理事會議,對內領導會務,對外代表中國警察學會。
常務副會長協助會長主持學會的全面工作,在特殊情況下代行會長職責。
副會長協助會長工作。
秘書長在會長領導下,負責主持本會日常工作。
第十五條 本會設學術委員會,并按照學科分類設若干專業研究分會等分支機構。
第十六條 本會工作機構,由常務理事會根據需要,按照精簡原則,決定設置。
第四章 學術活動
第十七條 制定全國公安科學理論研究規劃,組織協調全國公安干警和社會各界有志于公安科學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對公安工作的重大課題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第十八條 召開公安科學理論研討會、報告會,交流和推廣科研成果。
第十九條 組織協調調查研究,為公安工作和公安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第二十條 發現并培養公安科學理論研究的人才,對成果顯著的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一條 組織協調警察學會與其他學術團體、學術部門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第二十二條 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友好往來。
第二十三條 編輯出版會刊《公安研究》,組織編輯、出版公安科學理論研究的著作、資料,評審和鑒定有關研究成果。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會的掛靠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第二十五條 本會的經費來源:
(一)掛靠單位撥款、補貼;
(二)其他單位贊助;
(三)會員交納的會費;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條 本會會址設在北京。
第二十七條 學會的終止。
學會的自行解散,須由理事會半數以上的理事提議,并由會員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通過,報民政部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自會員代表大會通過之日起生效。章程和修改須經會員代表大會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代表通過,報民政部備案。
第二十九條 本章程由大會常務理事會負責解釋。
中國警察學會領導機構成員名單(本刊從略-編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
2018-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主席令 第19號)
2009-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