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了貫徹《國務院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16號),做好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工作,我們制定了《國有工交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對國有工交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實行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是深化企業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會計報表質量,維護企業、投資者和
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各級企業主管財政機關要按照國務院文件精神,積極穩妥地開展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實行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試點工作,切實加強對這一工作的統一規劃和監督指導。
根據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了積極穩妥地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1997年度,中央企業選擇醫藥、化工、建材、消防、包裝、輕工、紡織、交通行業所屬企業進行試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管財政機關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在一部分城市或一部分企業進行試點,并在試點的基礎上總結經驗,為全面實行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奠定基礎。
附件:國有工交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
附件:
國有工交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進一步提高國有工交企業會計報表質量,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于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16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實行年度會計報表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企業,是指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確定的國有工交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第三條 企業應在規定時間內自主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以下統稱“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
第四條 企業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承辦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雙方應當簽訂業務約定書,具體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第五條 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實行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由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組織實施,注冊會計師協會予以配合。
第二章 企業
第六條 企業應根據國家有關財務會計法律、法規規定,認真做好年度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
第七條 企業應按時完成年度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及時辦理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手續,并在國家規定的時間內,連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一并報送主管財政機關。
第八條 企業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承辦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應于簽訂業務約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將業務約定書的復印件報企業主管財政機關備案。
第九條 除經企業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外,企業不得委托本企業主管部門興辦的會計師事務所承辦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
第十條 在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中,企業應積極主動配合,向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財務、會計帳表等資料,并承擔相應的會計責任。
第十一條 企業應將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會計報表報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確認,并按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確認的批復文件調整。
第十二條 企業向會計師事務所支付的審計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第三章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
第十三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承辦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確定的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必須具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執法資格,同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ㄒ唬┏修k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應當依法設立并執業兩年以上,且具備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
?。ǘ┏修k大型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其注冊會計師應當在20名以上,專業助理人員在40名以上,職業風險基金和事業發展基金在200萬元以上,并且在近三年內沒有發生違法執業行為。
(三)承辦企業審計業務的注冊會計師,應是按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取得執業資格,依法年檢合格,專業素質高,職業道德好的專業人員。
第十四條 在實施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可以實行多個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審計。
第十五條 會計師事務所接受企業委托后,應于簽訂業務約定書之日起15日內,將業務約定書及符合審計資格證明材料的復印件,報企業主管財政機關和注冊會計師協會備案。
第十六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按照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做好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工作。
?。ㄒ唬嫀熓聞账妥詴嫀煶修k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獨立審計原則、職業道德準則、質量控制準則以及其他執業規范等要求,并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
(二)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應嚴格依據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及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企業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對企業潛虧、財產損失、遞延資產等特殊事項的處理,應以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的審批意見為依據。
第十七條 會計師事務所向企業收取審計費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不得以自行降低收費等不正當競爭手段招攬業務。
第十八條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對企業有關財務會計處理事項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應要求企業按國家規定進行調整;對企業拒絕調整的事項,且注冊會計師認為該事項屬于重大事項的,應當依據執業規范的要求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
第十九條 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對企業示意作不實或不當證明以及提出其他不合理要求的,注冊會計師應當予以拒絕。
企業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影響注冊會計師正常審計的,注冊會計師應在審計報告中對涉及的有關事項提出保留意見。
第二十條 會計師事務所完成審計工作任務后,應按照業務約定書要求及時出具審計報告,并對所出具審計報告內容的真實性、
合法性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 除另有規定外,境外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外合作會計師事務所不承辦試點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
第四章 主管財政機關
第二十二條 企業主管財政機關要認真做好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的批復工作,正確處理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編制過程中的有關財務會計問題,及時完好報表匯編任務。
第二十三條 主管財政機關在審批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時,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財務、稅收、會計法規和制度,以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為依據,但不得以注冊會計師審計代替報表審批。
第二十四條 企業主管財政機關應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進行審查。在企業年度會計報表批復前,企業主管財政機關認為審計報告不符合本辦法規定要求的,可要求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
第二十五條 對已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企業年度會計報表,企業主管財政機關應建立復查制度,復查比例不得低于10%。對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的復查,可以采取企業主管財政機關直接檢查或委托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辦法。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六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因過失或其他原因提供不實或內容虛假的審計報告,應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過程中發生違紀違規行為,或因執業質量等原因提供的審計報告連續兩年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不得再辦理企業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需要追究法律責任的,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企業編制的年度會計報表有弄虛作假行為的,或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妨礙注冊會計師正常辦理業務的,由企業主管財政機關依法予以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主管財政機關可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第三十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