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根據財政部1997年第3號公告,現就財政部門辦理1997年憑證式國債發行的有關事項規定如下:
一、發行條件
1.1997年憑證式國債(以下簡稱“憑證式國債”),分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三種期限發行,其中:二年期憑證式國債,年利率8.64%;三年期憑證式國債,年利率9.18%;五年期憑證式國債,年利率10.17%;三種期限的憑證式國債均不計復利,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逾期不加計利息。
2.憑證式國債全部面向社會發行,以100元為購買起點,購買金額超過百元的應為百元的整數倍,投資人從購買之日開始計息。
3.憑證式國債可以記名、掛失,但不上市流通。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情況需要變現時,可隨時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三種憑證式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的一律不付息;持有時間超過半年的,按以下規定分別計付利息:
(1)二年期憑證式國債持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計付利息;滿一年不滿二年的按年利率7.47%計付利息;滿二年的按年利率8.64%計付利息。
(2)三年期憑證式國債持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計付利息;滿一年不滿二年的按年利率7.56%計付利息;滿二年不滿三年的按年利率8.01%計付利息,滿三年的按年利率9.18%計付利息。
(3)五年期憑證式國債持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年利率5.40%計付利息;滿一年不滿二年按年利率7.56%計付利息;滿二年不滿三年的按年利率8.01%計付利息,滿三年不滿四年的按年利率8.55%計付利息;滿四年不滿五年的按年利率9.27%計付利息,滿五年的按年利率10.17%計付利息。
以上各期限憑證式國債提前兌取時,按兌取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持有期滿兌付時不收取手續費。
4.財政部門辦理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從3月1日開始,5月31日結束。各經辦單位對在發行期內已繳款但未售完及購買者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仍可在原額度內繼續發售,但嚴格禁止超發。繼續發售的憑證式國債仍按面值售出,其持券期限從投資者購買之日起計算,二年期憑證式國債利息最長計算到1999年10月20日止,三年期憑證式國債利息最長計算到2000年10月20日止;五年期憑證式國債利息最長計算到2002年10月20日止;持滿規定期限兌付的,逾期均不加計利息。
二、發行方式
1.財政部門辦理憑證式國債的發行,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由各省級國債管理(推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債辦”)組織財政部門所屬證券公司和地(市)、縣國債服務部(以下簡稱“經辦單位”)面向社會個人發售。嚴禁跨系統委托其他金融機構或單位分銷或代銷憑證式國債。
2.憑證式國債采取填制“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以下簡稱“收款憑證”,格式附后)的方式發行,收款憑證一式三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債辦組織印制。開具“收款憑證”時,除注明投資者身份證件號碼外,還應明確注明期限、到期利率等內容。嚴禁使用“國債代保管單”銷售憑證式國債。
3.憑證式國債發行手續
(1)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時,應填寫“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認購單”(以下簡稱“認購單”),認購單上應詳細注明姓名、身份證號碼、購買金額(面值)等內容,連同購券款交經辦人員。
(2)經辦人員審核無誤后,填制收款憑證一式三聯。購買人需要留印鑒的,在收款憑證第一、三聯加蓋購買人印鑒(或簽字),并在認購單上抄錄收款憑證編號(代帳號),加蓋經辦人員名章,交復核人員。
(3)復核人員對認購單、收款憑證記錄的內容以及現金數額復核無誤后,在各聯上加蓋復核人名章,在收款憑證第二聯上加蓋“憑證式國債發行專用章”。收款憑證第二聯交購買者,認購單及收款憑證第一、三聯由經辦單位留存。
(4)每日營業終了,根據當日開出的收款憑證第一聯(認購單作附件)編制匯總記帳憑證,據以記錄有關會計帳目,逐筆登記“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賣出)序時登記簿”。依據收款憑證第三聯作卡片專夾保管備查。
(5)本文第一條第4款規定的再次賣出的操作手續比照上述發行手續辦理。為了切實加強對本期國債發行的監管工作,各級財政部門應對所屬經辦單位的發行及再次賣出業務進行檢查,嚴禁超發。
4.憑證式國債兌取手續
(1)在持有期內,購買人提前兌取時,應持收款憑證(第二聯)和證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證件到原經辦單位辦理,原留有印鑒的,持單人應在收款憑證(第二聯)上加蓋原留印鑒。經辦單位根據收款憑證(第二聯)編號抽出原卡片(第三聯),將有關內容核對相符,按本辦法規定計算應付利息。
(2)經辦人將“兌付日期”、“適用年利率”、“實際持有天數”、“應付利息”等填入收款憑證第二、三聯(套寫),并加蓋“付訖”戳記,核對無誤后將應付本息交購買者,留存收款憑證第二聯。
(3)營業終了,依據收款憑證第二聯編制匯總記帳憑證,記錄有關會計帳目,逐筆登記“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買入)序時登記簿”。第三聯繼續留存備查。
(4)憑證式國債到期還本付息時,比照上述提前兌取操作手續辦理。
5.發行期結束后,憑證式國債業務轉為各經辦單位“自營國債業務”,投資者提前兌取的,由經辦單位支付本息做買入國債處理,再次賣出做賣出國債處理。再次賣出的憑證式國債到期兌付時,利息按分檔利率計付。
三、發行款的繳納及上劃
1.憑證式國債發行款的上劃,采取分次繳款辦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債辦分別于3月31日、4月30日和5月31日(含本日)前,將發行款以電匯的方式繳入財政部指定帳戶(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債辦匯出款項的時間為準)。
收款單位:財政部國債司
開戶銀行:人總行國庫司會計處
依據憑證國債不同期限,發行款繳款帳號和匯款用途有所不同,其中:
二年期憑證式國債:
帳號:0215001--9702--2
匯款用途:1997年二年期憑證式國債發行款
三年期憑證式國債:
帳號:0215001--9702--3
匯款用途:1997年三年期憑證式國債發行款
五年期憑證式國債:
帳號:0215001--9702--5
匯款用途:1997年五年期憑證式國債發行款
2.各地財政部門對經確認的憑證式國債發行數額應保證按期完成,并按照確認的發行數額掌握發行進度并繳納發行款。如發行量小于應繳金額,應用自有資金補齊差額。財政部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債辦按照本文第三條規定的繳款日期實繳發行款金額,分別從3月1日、4月1日和5月1日開始計息,二年期憑證式國債于1999年、三年期憑證式國債于2000年、五年期國債于2002年到期時,財政部按各次實際繳款數額分次撥付兌付本息。
四、發行費的撥付及使用范圍
1.憑證式國債發行費為實際發行額的6.2‰,財政部每次收到發行款后5日內(節假日順延)將發行費撥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國債辦,各經辦單位的發行費由國債辦分配。
2.憑證式國債發行費和到期前購買者提前兌取時收取的手續費,主要用于該券種的宣傳、憑證的印制和調運、會議、培訓、零星設備的購置以及優秀工作人員的獎勵。
五、報告制度
為便于掌握發行進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應將本地區累計發行數額匯總后,于每月上、中、下旬分三次向財政部報送旬報各一份,其中寫明各種期限憑證式國債的發行額度,并同時抄送同級人民銀行一份。
六、憑證式國債經辦單位會計核算辦法,比照1996年憑證式國債券辦法辦理。
七、憑證式國債的記名、掛失手續,由各單位自行制定。
八、本規定未盡事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可視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補充規定。
附件: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
附件:
NO.××××××
1997年×年期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
┌─────────────────────────┬────────┐
│ 姓名: 身份證號: │ 經辦單位 │
├─────────────────────────┤ (公章) │
│ 繳款金額(大寫): (小寫): │ │
├─────────────────────────┤ │
│ 購買日期: 年 月 日 到期日期: 年 月 日 │ │
├──────────────────┬──────┴────────┤
│ 持有到期年利率: % 持有到期本息和 │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
│ │ │
├──────────────────┴───────────────┤
│ 提前兌取記錄 │
├──────────────────────────────────┤
│ 兌取日期: 年 月 日 實際持有時間: 年 天 適用利率: % │
├──────────────────┬───────────────┤
│ 利息(小寫): 本息合計 │ 千 百 十 萬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 ├───────────────┤
│ │ │
└──────────────────┴───────────────┘
兌付時:復核 出納 記帳 購買時:復核 出納 記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