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現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應對“非典”突發情況緊急工作預案的報告》轉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應對“非典”突發情況緊急工作預案的報告》(略)
????????????????????????????????????????????????????????????????????????????????????????????????????????????????????????????????????? 二00三年四月三十日
????????????
????????????????????????????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應對“非典”突發情況緊急工作預案
針對兩類情形的兩級工作預案:
一、第一類情形及相應工作預案
(一)第一類情形:
1.“非典”疫情發展,本市市場出現食品污染、大范圍經營場所污染和大范圍群體經營者污染;
2.本市出現大范圍囤積居奇、待價而沽、群體哄搶、搶購商品、哄抬物價、停市罷市、群體上訪、圍坐圍攻政府機關等辦公場所等嚴重情況;
3.本市工商系統內部出現較多整建制病毒感染或需要隔離的情形,影響正常工作和履行職能。
出現上述情形,經市局局長辦公會決定,啟動一級工作預案。
(二)一級工作預案的狀態與工作要求:
1.執法人員的備勤與在崗
(1)全系統執法大隊力量必須全員24小時在崗、備勤,人員、車輛、通訊器材及其它所有與履行職能有關的資源應全部備勤。人員不得無故脫崗、離隊;
(2)各區縣分局全體干部備勤,不得無故脫崗、離隊;
(3)市局各處室、各直屬機構副主任科員以上干部備勤,不得無故脫崗、離隊;
上述人員的手機、尋呼機必須24小時開機,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嚴禁關機、不應答或10分鐘內無響應。
2.指揮到位,迅速出擊
(1)各分局一把手必須在第一時間帶隊趕赴現場,依法及時、妥善、安全地進行處置、調解、疏導和引導,有效控制局勢,穩定情緒,并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有關部門;
(2)上述所有在崗、備勤人員必須按照市局或區縣分局統一下達的指令,快速出擊,快速反應,趕赴現場,履行職責。
3.一級預案處置方式
(1)對現場出現的各種違法行為,屬于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管轄范圍內的,要堅決、妥當地運用政策和法律手段,及時講解、勸解、有效制止或堅決查處;對不屬于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管轄范圍內的,要及時、快速地通知有關部門,請求職能支援,形成行動配合;對情勢緊急、法規界定不清且屬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范圍內的情況,應從維護社會、市場秩序的大局出發,應用法律、法規中有關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相關條款,積極履行職責;
(2)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的法規無法調整、法規界定不清或其它新苗頭、新動向、潛在危機等情況,要迅速、及時地向市局、區縣政府報送情況、建議或請示,不得拖延、等待;
(3)各分局對轄區內出現食品污染的情況,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封存,并迅速通知有關部門處理。同時,要迅速查明品種、產地、供應渠道、進貨數量、可能的傳播范圍以及其它地區內食品受污染的情況,并立即報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有關部門。對調查核實存放、銷售受污染食品的地點,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現場配合,確保4小時內全部下架,嚴防污染擴散;對疑似受污染的食品,要立即通過有關部門進行檢測和鑒定。對經檢測確定為污染的食品,也要4小時內全部下架,同時,追溯源頭,并立即上報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有關部門;
(4)為控制疫情蔓延和防止給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如經營場所及經營人員受到嚴重污染的,除迅速將情況上報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外,可立即責令經營單位暫時歇業、停業或關閉,并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對受污染的場所及人員進行處置;
4.系統內部人員受到大范圍污染的處置方式
對因內部人員受到大范圍污染,造成執法和正常工作力量不足的,要立即上報市局辦公室。由市局判定情況,統一調配力量或采取其它應急措施。
二、第二類情形及相應工作預案
(一)第二類情形
1.因“非典”疫情發展,導致局部地區存在制造、販賣、銷售與醫治、預防“非典”疫情有關的假冒偽劣醫療用品、物資及商品的;
2.局部出現搶購食品、藥品及其他有關商品現象的;
3.銷售防“非典”物品引發欺行霸市、強行搭售(經營范圍中有零售卻只批發不零售)以及進行虛假商品廣告宣傳與誤導等行為的;
4.轄區范圍內出現囤積居奇、待價而沽和哄抬物價現象的;
5.轄區范圍內出現個別經營場所、經營者受污染情況的;
6.本單位內部出現小范圍、個例感染病毒或需要隔離情形的。
出現上述情形,經轄區分局局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啟動二級預案。同時將啟動二級預案的情況迅速上報市局。
(二)二級工作預案的狀態與工作要求
1.執法人員的備勤與在崗
(1)分局執法隊力量全員24小時在崗、備勤,人員、車輛、通訊器材及其他所有與履行職能有關的資源全部備勤。人員不得無故脫崗、離隊;
(2)市局執法隊50%的力量備勤,不得無故脫崗、離隊。并保證相應比例的資源備勤;
(3)分局各業務科室30%的干部力量備勤,不得無故脫崗、離隊。
上述人員的手機、尋呼機必須24小時開機,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嚴禁關機、不應答或10分鐘內無響應;
2.指揮到位,迅速出擊
(1)對出現停市罷市、群體上訪、圍坐圍攻政府機關等辦公場所且涉及工商職能的,分局一把手和主管局長要帶領人員迅速趕赴現場,依法及時、妥善地進行處置、調解、疏導和引導,控制局勢,穩定情緒,并迅速報告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有關部門;
(2)上述所有在崗、備勤人員必須按照區縣分局統一下達的指令快速出擊,快速反應,趕赴現場,履行職責。
3.二級預案的處置方式
(1)對應由工商部門查處的各種違法經營行為,要迅速依法予以查處;
(2)對個別經營場所、經營人員出現受污染情況的,要立即上報市局辦公室和區縣政府。同時,迅速通知區縣政府有關部門前往處置。必要時可以責令經營單位暫時歇業、停業或關閉經營場所;
(3)對本單位內部出現小范圍、個例感染病毒及需要隔離的情形并可能影響一個或數個部門履行職.能情況的,除要采取果斷措施妥善處理外,要立即先行在本單位內部調配力量,充實崗位,防止出現工作中斷。同時,迅速上報市局辦公室,由市局判定情況,決定予以支援的規模和形式;
(4)對此間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潛在危機、苗頭、動向以及法規適用等方面的特殊情況,要立即以情況反映、建議或請示等形式上報市局。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15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8修正)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六)
1995-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設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直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事業單位財務規則(2012修訂)
2012-0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10-04-03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
2007-10-1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交通運輸、漁業、農機等企業和水庫、學校、人員密集場所等單位安全生產隱患自查自的指導意見
2007-05-1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2007-02-24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關于加快城市住宅建設的報告》
1978-10-19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農村勞動力進城做工和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的通知
198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1983-09-20國務院關于電力統一分配確保重點企業用電的暫行規定[失效]
198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