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來,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斷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為保證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確保糧食豐收、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但個別地方仍然存在農資市場秩序混亂,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資商品、坑農害農等行為屢禁不止等現象,農資市場管理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春耕在即,對種子、農藥(包括鼠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農機、漁機漁具等各種農資產品的需求很大。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的部署和安排,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違章行為,維護農資市場交易秩序。現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農資市場管理、整頓和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對于推進“三農”問題的解決,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利益,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村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自覺認清自己肩負的重任,切實把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維護農資產品市場的交易秩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畏難厭戰情緒,堅持執政為民、執法如山,做到領導重視,人員落實,責任到人,組織周密,措施得力。
二、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執法力度,并逐步建立日常化、規范化、長效化管理制度,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立即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活動。在整治活動中,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組織開展“一次調查研究”,搞好“兩次宣傳”,抓好“三大重點商品(種子、化肥、農藥)”。要通過調查研究,徹底摸清各自轄區內農資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整治方案;在3月和9月期間,集中開展農資市場管理法規政策宣傳活動,使農資產品生產經營者、個體工商戶和廣大農民了解農資市場法規政策。同時,以種子、化肥、農藥三大類農資商品為重點,明確整治任務,搞好市場管理。要集中一段時間,配備一定力量,圍繞重點季節、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品種以及各類農資產品的經銷商店和個體工商戶,進行專項治理。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農資市場除進行日常的監督檢查和“農資打假護農”工作外,在春耕、秋播前,還應當組織對農資市場開展不定期的突擊性監督檢查。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重點查處以下農資違法違章經營行為:一是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缺乏有效管理的掛靠經營和不具備資格經營的;二是生產、銷售過期、失效、變質和標簽不全、不合格以及國家禁用農資產品的;三是生產、銷售無登記證(或推廣許可證)、批準文號、品種審定、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農資產品的;四是生產、銷售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五是生產、銷售假冒或仿冒他人產品商標、名稱、包裝、裝潢、廠名、廠址的各類農資產品的;六是假冒偽造或者買賣生產、經營許可證、批準文號或者產品登記證、推廣許可證的;七是偽造、涂改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名稱、地址、有效期和有關質量標準的;八是利用各種廣告或媒體對農資產品質量、服務、功效、適用范圍等作虛假宣傳的;九是農資生產銷售中計量違法等行為。
種子、農藥、化肥管理是農資市場管理和整治的重點項目。要進一步規范種子經營活動,把種子打假作為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對非法生產銷售種子的行為,按照《種子法》嚴肅查處。支持各級種子公司把好種子質量關,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種子流入市場,流入農民手中。一旦發現偽劣種子,要果斷采取收繳、封存、補救等措施,遏制偽劣種子惡性事故的發生,切實將造成農業減產、絕收的偽劣種子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農藥市場管理要以查處非法生產、經營禁用限用高毒、劇毒農藥為重點,鞏固 2003年毒鼠強專項整治成果。繼續按照國辦發[2003]63號文件要求,深入推進毒鼠強專項整治,會同公安、農業部門依法嚴厲打擊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鼠強的不法行為,堅決根除毒鼠強的危害。對化肥經營渠道進行認真的清理,加強化肥質量監測,維護正常的化肥交易秩序,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
三、嚴把市場準入關,依法做好對各類農資產品生產經營者的有效管理。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認真規范農資產品的經營范圍,對農資產品生產經營者,要實現由側重登記管理向市場主體準入行為、交易行為和退出行為的全過程監管。以實施準入制度為重點,實現與行政許可工作的有效銜接,凡國家法規政策規定必須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資產品,在取得相關部門的經營許可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律不得為其辦理登記注冊手續,發放營業執照。對經營危險化學品等特種產品的單位,凡未取得有關部門批準、許可文件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律不予核準其從事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活動。
按照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關于推進農資連鎖經營發展的意見》(農市發[2003]16號)的要求,鼓勵和扶持農資產品開展連鎖經營,規范售后服務,控制農資商品質量,促進農資產品大流通。支持有關部門、有關企業在農資商品流通中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
四、突出重點,強化規范管理工作。要適應新形勢,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通過實施市場巡查、市場預警、市場業主及經營者負責等制度,切實加強對專業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內經營業戶、游攤、商販的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城鄉結合部、鄉村集貿市場上銷售的農資產品進行拉網式檢查。指導農資產品經營者健全完善規范的經營臺賬,引導其守法經營。
五、依法加大對大案、要案的處罰力度。對典型案件要在全國重點新聞媒體上進行曝光。對涉嫌觸犯刑律的經營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及時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及時公布舉報電話,設立舉報箱,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對群眾投訴的制假售假、坑農害農的問題,要認真對待,認真調查,及時作出處理。對坑農害農的典型案例,要及時曝光,以便教育群眾,震懾罪犯。同時也要積極宣傳農資市場管理和農資打假中的正面事例和典型案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資市場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
六、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農業、質量技術監督、物價、公安、供銷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共同維護農資市場的經營秩序。
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在每年的5月底報送1-5月、11月底報送1-11月本省(區、市)農資市場管理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件(每省至少10件,盡量做到每類農資產品有一個以上案例)和查處工作有關書面材料(參見附件一、附件二)。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有關重要情況,要及時報告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
附件:一、農資市場管理情況統計表(略)
二、農資市場監管執法典型案例(略)
二00四年二月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2008-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號)
200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
1985-1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1-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