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18 · 502人看過
2008-04-07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規范網間通信障礙處理,保障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互聯網骨干網通過互聯單位簽署協議實現直聯以及通過信息產業部批準的互聯網交換中心(以下簡稱交換中心)轉接的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 第三條 信息產業部負責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除大區直聯鏈路擴容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擴容之外的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   第四條 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應符合信息產業部頒布的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對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的測試應按照信息產業部規定的方法及本辦法的要求進行。 第五條 信息產業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統稱電信監管部門)按照A類障礙和B類障礙的網間通信障礙分類對網間通信質量予以監督管理: (一)A類障礙: 1、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數據包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即附件5中PB或PE區段的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下同)連續三日忙時平均值均達到《網間通信障礙時延與丟包率對應表 》(附件4,下同)中的相應數值; 2、在互聯雙方指定節點間的測試(測試次數不少于2次)中,跨網數據包在進入對方網絡至離開對方網絡,產生的轉發時延平均超過35ms,或產生的轉發丟失率平均超過0.5%;且與對方網內非跨網數據包從互聯節點至目的測試點的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即附件5中PC或PD區段的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下同)相比,時延或轉發丟失率超過對方網內同類指標的25%以上; 從互聯一方網內指定節點向互聯對方網內指定節點發起數據包跨網轉發測試的頻次不小于2次/小時,每次發送測試數據包不小于1000個; 數據包在對方網內產生轉發時延、轉發丟失率的具體計算方法見《跨網通信中對方網內障礙指標計算方法》(附件5,下同); 3、由于互聯另一方的原因,互聯一方的某一IP地址段的用戶無法正常訪問某一訪問點或無法正常使用某一業務; 4、信息產業部規定的其他網間通信障礙。 本辦法所稱A類障礙是指符合上述條件之一且不屬于B類障礙的情況。 (二)B類障礙: 1、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數據包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連續三日忙時平均值均達到《網間通信障礙時延與丟包率對應表》中的相應數值; 2、在互聯雙方指定節點間的測試(測試次數不少于2次)中,跨網數據包在進入對方網絡至離開對方網絡,產生的轉發時延平均超過50ms,或產生的轉發丟失率平均超過2%;且與對方網內非跨網數據包從互聯節點至目的測試點的雙向轉發時延、雙向轉發丟失率相比,時延或轉發丟失率超過對方網內同類指標的100%以上; 從互聯一方網內指定節點向互聯對方網內指定節點發起數據包跨網轉發測試的頻次不小于2次/小時,每次發送測試數據包不小于1000個; 數據包在對方網內產生轉發時延、轉發丟失率的計算方法見《跨網通信中對方網內障礙指標計算方法》; 3、由于互聯另一方的原因,互聯一方的某一IP地址段的用戶無法訪問某一訪問點或無法使用某一業務(互聯雙方事先商定的互不提供的某些訪問點除外); 4、信息產業部規定的其他網間通信障礙。 本辦法所稱B類障礙是指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情況。 本辦法所稱忙時,由電信監管部門指定。 本辦法所稱大區直聯,是指負責疏通全國范圍或由多個省級行政區域組成的相應片區內網間互通流量的互聯網骨干網網間直聯。 本辦法中涉及的測試數據,是指在指定互聯方向以及指定鏈路上忙時進行的測試。 第二章 網間通信質量保障 第六條 互聯單位應設立互聯工作機構負責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管理工作,明確總部和省級機構的網間通信質量管理職責分工、聯絡人及責任人,設立網間通信障礙二十四小時的聯絡方式(如申告電話、傳真電話、電子郵箱等),保證每天二十四小時網間通信障礙溝通渠道的暢通。未設立省級機構或者相關管理職責不在省級機構的,互聯單位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網間通信質量管理職能,由其總部代為行使。 本辦法所稱聯絡人是指負責總部或省級機構網間通信質量管理的一般管理人員,主要職責是對本單位或下屬機構反映,或者其他互聯單位申告的雙方運行維護人員溝通、協調未果或溝通失敗的網間通信障礙,與對方聯絡人實時溝通、協調,及時排除網間通信障礙。網間通信障礙未予以及時排除的,向本單位責任人及時報告。 本辦法所稱責任人是指負責總部或省級機構網間通信質量管理的互聯單位領導、互聯工作機構領導,主要職責是對本單位聯絡人反映,或者其他互聯單位申告的網間通信障礙,予以溝通、協調、指揮、調度,在網間通信障礙處理過程中發揮領導者的作用。 第七條 互聯單位應相互書面通報本單位網間通信質量管理職責分工,聯絡人、責任人的姓名、聯絡方式,以及網間通信障礙二十四小時的聯絡方式(如申告電話、傳真電話、電子郵箱等),并向電信監管部門備案。 若上述信息發生變化,變更的信息應在二十四小時內以雙方商定的方式向其他互聯單位通報,并在十日內向電信監管部門備案。如果雙方就變更信息的通報方式事先未商定或不能達成一致,互聯單位應將變更的信息在二十四小時內以傳真方式向對方通報。 第八條 互聯單位應按照事先告知對方的網間通信質量管理職責分工做好省級機構層面和總部間的溝通、協調工作。需要省級機構層面溝通、協調的,當省級機構層面的溝通、協調未果或溝通失敗時,應采用總部間的溝通方式予以溝通、協調。不需要省級機構層面溝通、協調的,應直接采用總部間的溝通方式予以溝通、協調。 第九條 當接到網間通信障礙用戶申訴、互聯單位申告,或者經電信監管部門測試發現網間通信障礙時,互聯單位應按照先本網后他網的障礙排查順序,排查網間通信障礙的障礙段落是在本網還是在他網。 在確認非本網原因后,互聯單位應按照雙方事先商定的申告方式向對方申告。 如果雙方就申告方式事先未商定或不能達成一致,可采用傳真方式提交或當面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附件1,下同)的書面方式申告,也可采用相互書面通報過的電話方式申告。 當采用傳真方式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時,應使用網間通信障礙二十四小時申告電話、聯絡人電話確認對方是否收到傳真;被申告方應在收到書面申告后一小時內傳真回執簽收的《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當面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時,被申告方應在《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一式兩份)上簽收。 當采用相互書面通報過的電話方式申告時,應做好電話記錄,視本方工作需要做好電話錄音,并在一小時內向對方補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被申告方應在收到書面申告后一小時內傳真回執簽收的《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 第十條 互聯單位向對方申告后,雙方聯絡人、責任人應積極溝通,緊密配合,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排除網間通信障礙,盡快恢復網間通信。 網間通信障礙排除后,被申告方應按照雙方事先商定的告知方式告知對方。如果互聯雙方就告知方式不能達成一致,被申告方應填寫《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相關欄目傳真告知對方,并電話確認對方是否收到傳真;申告方應在收到傳真后一小時內向對方傳真回執確認障礙是否消除,并電話確認對方是否收到傳真回執。 對由于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直聯鏈路不足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不足的原因造成的A類障礙、B類障礙,雙方就擴容事宜協商解決不成的,互聯單位可以向電信監管部門申請協調,由電信監管部門按照《電信網間互聯爭議處理辦法》予以協調、作出行政決定。 互聯單位應按照以下原則并參照本網內同類障礙的處理時限,共同制定網間通信障礙的處理時限: (一)對由于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直聯鏈路不足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不足之外的原因造成的A類障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互聯雙方對IP地址段等數據事先商定更新周期的,按雙方商定的周期更新數據,下同),其中對由于互聯另一方的原因,互聯一方的某一IP地址段的用戶無法正常訪問某一訪問點或無法正常使用某一業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二)對由于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直聯鏈路不足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不足之外的原因造成的B類障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其中對由于互聯另一方的原因,互聯一方的某一IP地址段的用戶無法訪問某一訪問點或無法使用某一業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第十一條 互聯單位省級機構遇有網間通信障礙不能及時排除的,應以本單位內部規定的溝通方式(如書面方式、電話方式等)及時與本方總部溝通,由本方總部繼續協調。與本方總部溝通的時限、程序及其他條件由互聯單位自行確定。 第十二條 互聯單位在網間通信障礙的溝通、協調過程中,應妥善保存以下相關證據,以便電信監管部門確定責任方,相關證據應真實、準確,并至少保存一年: 1、用戶申訴記錄或互聯單位申告材料(書面材料、電話記錄及電話錄音等); 2、網間通信障礙的測試記錄; 3、與對方的溝通協調記錄。 互聯單位采用的網間通信障礙測試手段應能科學判別網間通信障礙的障礙段落是在本網還是在他網。 第十三條 互聯單位遇有由于互聯另一方的原因,互聯一方的某一IP地址段的用戶無法訪問某一訪問點或無法使用某一業務的B類障礙,應立即與對方溝通,互聯雙方相關機構責任人應參與指揮網間通信障礙排除。在排障遇到困難時,應本著先搶通、后排障的原則立即恢復通信。 第十四條 互聯單位遇有由于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直聯鏈路不足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不足之外的原因造成的A類障礙、B類障礙,需要省級機構層面溝通、協調的,溝通、協調后,在本辦法規定的時限內仍不能排除的,互聯單位相關機構可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及相關證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申告。不需要省級機構層面溝通、協調的,由互聯單位總部溝通、協調后,在本辦法規定的時限內仍不能排除的,互聯單位總部可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及相關證據,向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申告。 互聯單位相關機構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后,發現網間通信障礙消失或得到排除時,應立即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報告。 互聯單位相關機構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提交的相關證據應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要求。 互聯單位有義務配合電信監管部門對網間通信障礙調查取證。 第十五條 互聯單位相關機構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后,在下列時限內網間通信障礙未得到排除,且未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下達《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附件2,下同)的,互聯單位總部可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及相關證據,向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申告: 對于A類障礙,從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或收到《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的最長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十日; 對于B類障礙,從提交《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消除網間通信障礙或收到《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的最長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七日。 互聯單位總部與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間溝通,可以和互聯單位總部間溝通交叉進行。 互聯單位總部向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提交的相關證據應符合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要求。 第十六條 互聯單位應相互配合,制定并實施網間通信保障的應急預案,保證在節假日、重大活動等異常流量突發情況及其他緊急狀態下的網間通信暢通和通信安全。在實施應急預案遇到困難時,可按照職責分工向電信監管部門申請協調。 第三章 網間通信質量監督 第十七條 電信監管部門應監督互聯單位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在制度上保證網間通信障礙在基層得以溝通、協調。 電信監管部門應主動聽取互聯單位的意見和建議,關注用戶申訴,發現問題或問題隱患后應及時疏導,妥善處理,避免突發事件和惡性事件的發生。 溝通的頻次應隨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問題涉及范圍及嚴重程度的變化而變化。 第十八條 電信監管部門應利用以下渠道,分析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的主要矛盾,突出監控重點: (一)定期分析省內用戶申訴受理電話(12300)及其他用戶申訴渠道涉及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問題的數據信息,組織互聯單位排查網間通信障礙; (二)要求互聯單位對網間通信質量定期測試,并提交能科學判別網間通信障礙的障礙段落是在本網還是在他網的測試記錄。 分析及測試的頻次應隨本行政區域內網間通信質量問題涉及范圍及嚴重程度的變化而變化。 第十九條 電信監管部門應不定期組織網間通信質量的監督抽查,及時了解網間通信質量狀況,并視情況向互聯單位通報監督抽查結果。 第二十條 電信監管部門收到互聯單位相關機構提交的《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及相關證據后,應在下列時限內予以取證,下達《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并及時告知申告方: 對于A類障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下達《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的最長時間原則上不超過十日; 對于B類障礙,從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到下達《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的最長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七日。 電信監管部門可采用必要的技術手段,判定網間通信障礙的障礙段落是在申告方的網絡還是在被申告方的網絡。 電信監管部門在取證期間,發現網間通信障礙消失或得到排除時,應在上述時限內告知申告方,不再下達《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 第二十一條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收到互聯單位總部提交的《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及相關證據后,應填寫《網間通信障礙申告轉辦單》(附件3,下同),轉交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辦理。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收到《網間通信障礙申告轉辦單》后,應在轉辦單上規定的時限內辦理完畢。 第二十二條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應每月發布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的情況通報,對全國范圍內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予以監督。通報內容包括:由于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問題對互聯單位的處罰情況、網間通信障礙用戶申訴情況、網間通信障礙互聯單位申告情況等。 第二十三條 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應要求各互聯單位定期報送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相關數據。 如互聯雙方報送數據不一致,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可采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指定第三方機構進行測試、判定,要求相關互聯單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四條 電信監管部門應要求互聯單位制定并實施網間通信保障應急預案。當互聯單位實施應急預案遇到困難時,應予以協調,保證在節假日、重大活動等異常流量突發情況及其他緊急狀態下的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暢通和通信安全。 第四章 網間通信質量檢查與處理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拒不執行信息產業部依法作出的行政決定的,由信息產業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十三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四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未在規定時限內排除網間通信障礙的,電信監管部門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對責任方進行處罰,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并可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記過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電信監管部門應視情況給予通報批評,并可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記過的行政處分: (一)違反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未向對方通報本方聯絡人、責任人的姓名、聯絡方式,網間通信障礙二十四小時的聯絡方式及變更的信息; (二)違反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不受理對方書面申告或電話申告,或者收到對方書面申告后未簽收或未在規定時限內傳真回執;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故意向電信監管部門提供虛假的網間通信障礙相關證據,或者采用的網間通信障礙測試手段經電信監管部門組織專家論證會論證或由信息產業部指定的檢測機構檢測證明無法科學判別網間通信障礙的障礙段落是在本網還是在他網,屢次利用此測試手段作為申告證據; (四)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拒絕配合電信監管部門對網間通信障礙調查取證; (五)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報送數據有誤,不按照有關要求改正。 第二十七條 同一互聯方向上由于互聯雙方互聯設備間直聯鏈路不足和交換中心接入鏈路不足之外的原因造成的A類障礙、B類障礙的同類情況在三個月內共出現兩次以上(含兩次)申告或者在六個月內共出現三次以上(含三次)申告,且責任方為同一互聯單位的,電信監管部門應視情況對責任方給予通報批評,并可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記過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八條 擅自中斷互聯網骨干網網間互聯互通,關閉或限制原已互聯互通的網間業務的,電信監管部門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十條、《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第四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罰,并可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以上行政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二十九條 以擅自降低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的方式限制電信用戶選擇其他互聯單位依法開辦的電信服務的,信息產業部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第七十二條以及《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罰,并可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以上行政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過、記大過、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三十條 發生網間通信中斷或網間通信嚴重不暢時,未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恢復通信的,電信監管部門應根據《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第四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罰,并可根據不同后果,建議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對相關互聯單位的主要領導給予記過以上行政處分,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信息產業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8年3月15日起施行,以前有關規定凡與本辦法不符的,以本辦法為準。   附件1:網間通信障礙申告單   附件2:網間通信障礙責任判定書   附件3:網間通信障礙申告轉辦單   附件4:網間通信障礙時延與丟包率對應表   附件5:跨網通信中對方網內障礙指標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楊林

楊林

執業證號:

14403200810870378

廣東鵬乾律師事務所

簡介:

深圳執業律師,20余年從法經歷,擅長刑事辯護、婚姻家庭及經濟糾紛的處理。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楊林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96修正)

1996-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

1995-02-28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

1980-09-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1994-05-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

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修訂)

2003-03-01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

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

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

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

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

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

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0-12-2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2010-01-0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生活片久久毛片|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蕾丝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 四虎地址8848最新章节| 三大高傲校花被调教成好文 | 女性成人毛片a级|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欧美视频第二页|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网址 |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农村胖肥熟口味重|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美国式禁忌三人伦|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欧美bbbbxxxx| 手机看片福利在线| 人善交另类欧美重口另类|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日韩三级免费看| 免费视频你懂的| 222www免费视频| 日本全套xxxx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