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日國防科工委令第5號公布 根據2007年2月7日《國防科工委關于修改〈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行政復議實施辦法〉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防科工委)的行政復議工作,防止和糾正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和監督國防科工委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國防科工委提出行政復議申請,國防科工委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國防科工委法制工作機構是國防科工委的行政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向國防科工委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三)審查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與適當;
(四)對違反規定的具體行政行為提出處理建議;
(五)擬訂行政復議決定;
(六)辦理因不服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四條 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工作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正確實施。
第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向國務院申請裁決。但是法律、法規規定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第二章 行政復議范圍
第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于國防科工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作出的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本辦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符合法定條件,但沒有依法辦理許可、審批、登記等有關事項的;
(二)作出的有關許可證、資格證、資質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
(三)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決定;
(四)其他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為。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防科工委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提出對該規定的審查申請。
前款規定不含國防科工委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不服,不能依照本辦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國防科工委頒布的規章以及具有規章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二)國防科工委作出的行政處分或者其他人事處理決定;
(三)國防科工委或者國防科工委依法委托的單位作出的對有關糾紛的調解或者處理。
第九條 對國防科工委依法委托的單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國防科工委申請行政復議。
第三章 行政復議申請
第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國防科工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向國防科工委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第十一條 依照本辦法申請行政復議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申請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國防科工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
同申請行政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復議。
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委托代理人參加行政復議應當向國防科工委提交授權委托書。
第十二條 申請行政復議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請人是認為被申請人的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利害關系人;
(二)有具體的行政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三)屬于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范圍;
(四)在規定的申請期限內。
第十三條 申請人向國防科工委申請行政復議,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
書面申請的,應遞交行政復議申請書(一式三份)和相關材料。行政復議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委托代理人的姓名、住址;
(二)被申請人的名稱、地址;
(三)行政復議請求、事實和理由;
(四)申請人簽名及申請日期。
口頭申請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行政復議請求、申請行政復議的主要事實、理由和時間,并由申請人簽名或者蓋章確認。
第十四條 申請人向國防科工委申請行政復議,國防科工委已經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第四章 行政復議受理
第十五條 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后,應當在5日內進行審查,并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一)行政復議申請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予受理,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二)行政復議申請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決定不予受理,制作《不予受理決定書》,并送達申請人;
(三)對不屬于國防科工委受理的行政復議申請,應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復議機關提出;
(四)行政復議申請書未載明本辦法規定內容的,應當將行政復議申請書發還申請人,限期補正。過期不補正的,視為未申請。
行政復議機構對行政復議申請進行審查后,應當以書面形式將有關情況報委領導。
第十六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國防科工委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國防科工委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 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15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七條 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執行:
(一)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國防科工委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三)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國防科工委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第五章 行政復議決定與執行
第十八條 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的意見,也 可以召集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當面質證,并進行必要的調查取證,包括實地勘查、委托鑒定、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
第十九條 行政復議機構應當自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之日起7日內,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 到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10日內,向行政復議機構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及其他有關材料。
書面答復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被申請人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事實、證據及法律依據;
(三)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要求、事實、理由逐條進行答辯并舉證;
(四)作出答復的時間,并加蓋印章。
第二十條 行政復議機構對行政復議申請書、被申請人提交的書面答復,重點審查以下內容:
(一)行政復議的請求和理由;
(二)書面答復的事實和理由;
(三)雙方爭議的焦點。
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第三人查閱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書面答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有關材料,應當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向行政復議機構提出申請,出示有效證件;
(二)查閱材料時,應當有行政復議機構工作人員在場;
(三)查閱時不得涂改、毀損、拆換、取走、增添查閱的材料;未經行政復議機構同意,不得復印、翻拍、翻錄。
第二十二條 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被申請人不得自行向申請人、其他有關組織或者個人收集證據。
第二十三條 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經說明理由,可以撤回。
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終止。
因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或者其他原因終止行政復議的,應當制作《行政復議終止通知書》,并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
第二十四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一并提出對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規定審查申請的,或者行政復議機構在對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時, 認為其依據不合法,國防科工委有權處理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在30日內提出處理意見報委領導批準;無權處理的,應當在7日內按照法定程序轉送有權處理的行 政機關依法處理。處理期間,中止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審查。
第二十五條 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對被申請人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經委領導同意或者委主任辦公會討論通過后,按照下列規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一)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的,決定維持;
(二) 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三)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被申請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其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四)被申請人不按照本辦法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的,視為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依據,決定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
第二十六條 國防科工委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申請人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二十七條 申請人在申請行政復議時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賠償請求,國防科工委對符合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應當給予賠償的,在決定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時,應當同時決定被申請人依法給予賠償。
第二十八條 國防科工委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委領導批準,可以適當延長,并由行政復議機構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30日。
延長復議期限的,應當制作《決定延期通知書》,并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
第二十九八十十七機構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條 國防科工委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制作《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決定書》,并加蓋印章。行政復議機構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將行政復議決定書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
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除涉及國家秘密外,行政復議決定書應當在國防科工委政府網站公開。
第三十條 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國防科工委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第三十一條 對國防科工委作出的維持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申請人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按照下列規定分別處理: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依法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 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國防科工委依法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二條 國防科工委工作人員和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活動中,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規定的行為的,依照該法追究其責任。
第三十三條 申請人、第三人及委托代理人擾亂行政復議工作秩序或者有弄虛作假、欺騙等違法行為的,國防科工委可予以警告、責令其改正,并可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行政復議期間的計算和行政復議文書的送達,依照行政復議法、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本辦法關于行政復議期間有關“5日”、“7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三十五條 國防科工委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行政復議活動所需經費,依照行政復議法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國防科工委行政復議使用統一的文書格式。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1998)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對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實施管轄的決定
2006-10-3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
1995-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2018-07-31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
2012-07-12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6-10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