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消防管理若干規(guī)定
(2013年4月26日福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2013年5月30日福建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準)
第一條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應急救援工作,保護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市、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消防工作。
市、縣(市、區(qū))公安機關依法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消防工作實施監(jiān)督管理,并由本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安全生產監(jiān)督、交通、教育、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消防工作。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海上消防監(jiān)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海上消防安全責任制。
第四條 實行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名錄管理制度。市、縣(市、區(qū))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每年應當向社會公布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名錄。
第五條 歷史文化街區(qū)、城市軌道交通、核電站等重要單位,應當建立專職消防隊,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配備滅火救援裝備,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對本單位人員開展消防應急救援和人員疏散知識技能的培訓,定期開展消防演練和消防安全檢查。
第六條 新建、改建、擴建市政道路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配置市政消火栓,并與道路同步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將市政消火栓設置資料報市、縣(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備案。
第七條 公眾聚集場所、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部門認定的具有保護價值的木結構歷史建筑,應當設置漏電火災報警系統(tǒng)。
老年公寓、福利院、養(yǎng)老院、幼兒園和寄宿制學校等場所,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或者安裝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
第八條 新建建筑高度超過一百米的民用建筑,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設置避難層(間)。避難層(間)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保持防排煙、應急照明等消防設施完好有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
新建建筑高度超過一百米且標準層建筑面積超過一千平方米的公共建筑,應當按照消防技術標準設置屋頂直升機停機坪或者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
第九條 設置在高層建筑的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場所,應當按照規(guī)定配備防煙面具等逃生器材。
高層建筑和公共娛樂場所禁止使用瓶裝液化氣,人民防空工程及地下建筑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和汽油、煤油等閃點低于六十攝氏度的液體作燃料。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居民住宅區(qū)或者商住樓內設置液化石油氣、氧氣、乙炔等易燃助燃氣體、壓縮氣體以及汽油、煤油等易燃液體的經營點、儲存點。
第十條 營業(yè)面積大于五百平方米的餐飲服務場所,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罩及烹飪部位應當設置自動滅火裝置,且應在燃氣或燃油管道上設置緊急事故自動切斷裝置。
餐飲服務場所的經營者應當每季度對烹飪操作間集煙罩、排油煙管道等集排油煙設施和燃氣管道進行檢查、清洗和保養(yǎng),并建立臺賬。
第十一條 居民住宅區(qū)共用消防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由物業(yè)服務企業(yè)負責。未實行專業(yè)化物業(yè)管理的小區(qū),由全體業(yè)主或者其委托的物業(yè)管理人負責。
第十二條 居民住宅區(qū)、高層公共建筑的管理單位應當按照規(guī)劃設計要求,明顯標識消防車道、消防登高作業(yè)場地和消防救援窗。
消防車道、消防登高作業(yè)場地和消防救援窗標識樣式由市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統(tǒng)一規(guī)定。
第十三條 住宅安裝防盜設施,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留有安全逃生出口。
除安裝公用防盜設施外,禁止住戶在公用樓道設置柵欄以及其他障礙物。
第十四條 學校、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場)、影劇院等公共服務設施,未經城鄉(xiāng)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改變用途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不得通過消防設計審核、備案。
第十五條 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設施和廣告設施應當采用規(guī)定的難燃、不燃材料。地面設施應當設有防雷裝置,并保持完好有效。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內商鋪的開設與經營不得影響消防安全。
第十六條 銷售消防產品應當建立銷售記錄。記錄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維修消防產品應當在維修后的產品上張貼維修標識,標明維修單位、日期和安全使用期等規(guī)定內容。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加強對使用和維修消防產品的監(jiān)督檢查,建立消防產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及時向社會公布消防產品質量信息。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對消防產品進行隨機抽取檢驗,不得收取檢驗費用。
第十八條 農村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應當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
新建、改建農村道路,村內主干道的路面寬度及管架、棧橋等設施跨越道路的高度,應當符合消防車輛通行要求。
新建、改建農村自來水管網,應當按照規(guī)定配置消火栓。已有自來水管網但未配置消火栓的村,應當對管網進行改造,并按照規(guī)定配置消火栓。
第十九條 城鄉(xiāng)結合部、城中村和棚屋區(qū)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宣傳消防法律法規(guī),制定消防安全公約,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加強消防安全檢查巡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
第二十條 利用農村既有建筑物從事生產經營的,應當遵守下列消防安全規(guī)定:
(一)兩層及兩層以上的建筑禁止在門窗設置防護欄、防盜網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二)單層建筑面積超過二百平方米或者單層居住人數(shù)超過三十人的建筑物,每個樓層應當至少設有兩部直通室外的疏散樓梯;
(三)經營場所應設置在建筑物底層,經營場所的安全出口應當與住宿部分隔開;
(四)房屋電氣線路及電器安裝應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五)配備應急照明、安全出口標志、疏散標識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要求。
第二十一條 未造成人員傷亡且財產損失輕微的火災所引起的糾紛,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等行政機關和具有調解職能的組織可以依法調解處理。
第二十二條 未報警、自行處理且現(xiàn)場尚未清理的火災事故,當事人請求火災發(fā)生地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調查火災原因的,應當在火災發(fā)生后十日內提出申請,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依法組織調查。
第二十三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公開辦事制度,公布舉報電話,受理公民對消防執(zhí)法行為的舉報投訴,并及時調查核實,反饋查處結果。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guī)定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已經規(guī)定法律責任的,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理。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guī)定第七條第一款、第八條第一款、第十條第二款、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福利院、寄宿制學校違反本規(guī)定第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guī)定第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規(guī)定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1994年5月26日福州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1997年10月7日福州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修正,2002年10月31日福州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修正的《福州市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顏忠軍律師,湘潭大學法律本科學歷。2002年通過首屆全國統(tǒng)一司法考試,取得律師資格,15年以上律師工作經驗。 顏忠軍律師,勤勉、敬業(yè),熱心公益事業(yè)。在婚姻家庭、勞動工傷、合同糾紛、人身損害、法律顧問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及豐富的實踐經驗。 顏忠軍律師,具有嫻熟的訴訟技巧及豐富的非訴訟事務處理經驗。從事律師工作以來,辦理了各類案件400余件,盡力維護每一位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深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yè)安全和衛(wèi)生及工作環(huán)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xié)定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確認1955年至1965年期間授予的軍官軍銜的決定
1988-07-07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免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印刷業(y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qū)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huán)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企業(yè)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1年公立醫(y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證監(jiān)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印發(fā)《關于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qū)(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意見
2009-12-01國務院批轉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yè)健康發(fā)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