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政令第 58 號
《天津市檔案收集辦法》已于2013年1月11日經市人民政府
第10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市 長 黃興國
2013年1月23日
天津市檔案收集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檔案收集工作,完善本市檔案資源體系,
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檔案資源,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
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檔案收集,是指市和區縣國家綜合檔案
館(以下簡稱檔案館)所進行的檔案接收和檔案征集。
檔案接收是指檔案館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接受
移交屬于本館保管范圍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
檔案的行為。
檔案征集是指檔案館對散存、散失在境內外的對國家和社會
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以接受捐贈、代為保管、接受寄存、收購、
征購等方式收存進館的行為。
第三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檔案收集工作的領導,
保障檔案收集工作所需經費。
第四條 市和區縣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檔
案收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檔案館按照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的范圍負責檔案收集的
具體工作。
第五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及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在檔
案收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或者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
表彰、獎勵。
第六條 檔案館接收本級下列組織機構形成的檔案:
(一)中國共產黨委員會及所屬各部門;
(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設機構;
(三)人民政府及所屬各部門和單位;
(四)人民政協及其常設機構;
(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六)各民主黨派機關;
(七)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
(八)國有企業、事業單位。
檔案館可全部或者部分接收以上機構的下屬單位和臨時機構
的檔案。
鄉鎮機構形成的檔案列入區縣檔案館接收范圍。
第七條 受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的
單位,其反映本行政區域工作的檔案列入檔案館接收范圍。
第八條 本行政區域重大活動、重要事件形成的檔案,涉及
民生的專業檔案列入檔案館接收范圍。
第九條 檔案館征集檔案的范圍:
(一)本行政區域各歷史時期政權機構、革命組織、地方武
裝、社會組織的檔案資料;
(二)與本行政區域有關的歷史名人和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
杰出人物在工作、學習、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中外文著作、書信、
日記、傳記、譜牒、紀念評價材料、證件、題詞、音像、墓志等
檔案資料;
(三)反映本行政區域重大科研成果、名優特產、名勝古跡、
歷史風貌建筑、著名商標、民間藝術、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檔
案資料;
(四)反映本行政區域特殊時期的報刊、傳單、印章等檔案
資料;
(五)本行政區域內社會組織、集體和民營單位、基層群眾
自治組織、家庭和個人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
資料;
(六)其他具有永久保存價值的檔案資料。
第十條 檔案收集的方式:
(一)接受移交;
(二)接受捐贈;
(三)代為保管、接受寄存;
(四)收購、征購;
(五)其他合法方式。
第十一條 各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
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確定本單位的歸檔范圍,將歸檔范
圍內紙質、電子文本等各種載體的文件、資料,及時整理、歸檔,
定期向有關檔案館移交。
第十二條 屬于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各級機關、團體、企
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下列期限向檔案館移交:
(一)列入市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20年,
向市檔案館移交;
(二)列入區縣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10
年,向區縣檔案館移交;
(三)由市或者區縣管理的干部人事檔案,在該干部去世以
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其檔案由原管理單位保存5年后向同級
檔案館移交;
(四)撤銷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臨時機構所形成的檔
案,自撤銷之日起半年內向同級檔案館移交;
(五)破產、注銷、吊銷的國有企業所形成的檔案,自破產、
注銷、吊銷之日起半年內向同級檔案館移交;
(六)市或者區縣承辦重大活動、重要事件的臨時性單位,
其形成的檔案應當在該活動結束后3個月內向同級檔案館移交。
本行政區域內涉及民生的檔案,經協商,檔案形成單位可以
提前向同級檔案館移交。
檔案形成單位遇有特殊情況需要向檔案館延長移交期限的,
應當征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同意。
對于保管條件惡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認為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
毀和不安全的,檔案形成單位應當將相關檔案及時移交檔案館。
第十三條 各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對移
交的檔案應當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規范和整理,保持檔案的完整性;
在移交檔案時,應當同時移交有助于管理和利用檔案所必需的專
用設備。
第十四條 檔案所有人可以將其檔案無償捐贈給檔案館收存。
捐贈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捐贈的檔案有優先利用的權利,
并可以對所捐贈檔案中不宜向社會公開的部分提出限制使用的意
見,檔案館應當尊重捐贈人意見,并依法維護捐贈人的合法權益。
接受捐贈的檔案館應當向捐贈人頒發榮譽證書。
第十五條 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
檔案館可以采取代為保管或者接受寄存措施。
第十六條 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由于保管條
件惡劣或者其他原因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滅失、丟失的,檔
案館可以收購或者依法征購。
第十七條 檔案館征集檔案時,應當有2名以上工作人員共同
進行,檔案征集人員應當主動出示表明身份的證件。檔案館應當
及時將征集的檔案登記造冊。
第十八條 在檔案收集中,對檔案的真偽或者保存價值有異
議的,檔案館或者檔案所有人可以提請市或者區縣檔案行政管理
部門進行鑒定。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不向檔案館移交檔案或者將國家所
有的檔案據為己有的,由市或者區縣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
給予處分。
第二十條 檔案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由市
或者區縣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
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二十一條 國家和本市對專門檔案館、部門檔案館的檔案
收集工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修正)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009-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二 號
2008-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關于兒童卷入武裝沖突問題的任擇議定書》的決定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98修正)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
1990-12-28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物業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