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家車和新司機數量的激增,近年來交通肇事傷人事故頻頻發生。為對我省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依法進行救助,近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為盡可能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必要的奔波,我省《細則》中明確規定,凡遇到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等三種情形之一時,當公安交警部門認定屬于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時,可由醫療機構、殯葬服務機構或受害人親屬申請救助基金。
交強險保費中提取2%入救助基金財政專戶
《細則》規定,我省設立省、市、縣三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并在當地政府領導下成立同級救助基金管理委員會,為救助基金的主管部門,由財政、公安交警、保監、衛生、農業等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同級財政部門。
辦理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應當按照交強險保費收入2%比例提取資金作為救助資金,由承辦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統一匯繳,并在每季度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通過銀行轉賬方式全額轉入省級救助基金財政專戶。省級救助基金收到保險公司繳納的交強險一定比例后,統籌15%用于全省重特大交通事故及全省高速公路墊付資金的補助,余款根據各地交強險保費收入情況在每季度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劃撥至各市、縣救助基金財政專戶。
此外,地方政府還可按照保險公司經營交強險繳納營業稅數額給予財政補助,未按照規定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的所有人與管理人的罰款、救助基金孳息、救助基金管理機構依法向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的資金、社會捐款以及其他資金都將納入救助基金。
墊付受害人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
《細則》規定,細則中提到的受害人,是指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險機動車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凡遇到搶救費用超過交強險責任限額的、肇事機動車未參加交強險的、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等三種情形之一時,當公安交警部門認定屬于救助基金救助范圍時,可由醫療機構、殯葬服務機構或受害人親屬申請救助基金。
救助基金一般墊付受害人自接受搶救之時起72小時內的搶救費用,特殊情況下超過72小時的搶救費用由醫療機構書面說明理由,并按屬地原則墊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全部搶救費用。
救助基金的支付方面,高速公路上發生的符合救助情形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由承辦該交通事故的高速交警大隊所屬支隊隊部所在地的市級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按照本細則相關程序進行墊付,定期由省級救助基金進行補助。
對于屬于救助基金救助情形且需要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告知醫療機構提交《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申請表》和搶救費用證明材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收到相關證明材料后,3個工作日內可在申請表上簽署意見,制作搶救費墊付通知書和相關材料一并送當地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收到材料后,經確認符合救助情形的,在2個工作日內送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初審,確定搶救費用是否真實合理,再轉回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復審后合格后,相關費用將劃入醫療機構賬戶。
墊付的救助基金要追償
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救助基金僅為“墊付”,以后將依法追償,對象是事故責任人。且公安交警部門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調解申請后,應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指派工作人員參與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承辦該交通事故調解的交警應當在協議書中記錄交通事故責任人償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所墊付費用方式和期限,并督促交通事故責任人及時償還。
對不償還墊付費用的,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進行追償。相關責任人未償還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公安交警部門應當依法將責任人在該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的車輛標注為道路交通事故未處理完畢,限制其辦理相關業務。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足額償還救助基金墊付的費用后,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取消對其采取的限制措施。#p#分頁標題#e#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六號
201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0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8-15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關于200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08-01-01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
2007-09-08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
2007-08-07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 /
200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