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同意國家經委《 關于扭轉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狀況的報告 》,現轉發給你們,望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工業生產,包括出口產品的生產,必須把質量擺在第一位,這是一個關系到四化建設成敗和企業存亡的大問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當前,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突出問題來抓,認真把好質量關。要加強質量檢驗機構,健全質量檢測手段,進一步完善和制定產品質量標準,嚴格按照質量標準組織生產。要繼續狠抓產品質量大檢查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限期解決。鄉鎮企業也要認真抓好產品質量,各地區、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對鄉鎮企業產品質量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以殘、 次品充正品出售
的企業要給予經濟制裁, 并追究企業領導人的責任。對生產和在市場上兜售假的
和冒牌產品的不法分子,要給予嚴厲打擊。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接到本通知后,要立即組織力量對產品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一定要認真,不能走過場,不能搞形式主義,要結合本地情況,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扎扎實實的工作,盡快扭轉產品質量下降的狀況,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關于扭轉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狀況的報告
國務院:
中央領導同志最近針對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強調必須“狠抓質量”,“把質量擺到第一位”,并指出這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部分工業產品質量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工業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1.6%。更為嚴重的是,在產品質量上弄虛作假、違法亂紀的現象不斷發生,“假、冒、次、劣”產品在市場上也經常出現。這種多年來未曾有過的產品質量下降的現象,是在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和消費基金過分膨脹,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有些部門、地區盲目壓任務和互相攀比速度的情況下出現的。這種現象說明,現在有不少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在生產和經營管理上指導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產值、利潤,忽視產品質量和社會經濟效益,有的甚至見利忘義,弄慮作假,不惜損害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這些單位在“放權”、“松綁”的名義下,錯誤地放松了質量管理工作,對“質量第一”的方針發生了動搖。
為了盡快扭轉當前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的狀況,擬采取以下措施:
一、 端正經濟工業的指導思想,堅決糾正片面追求產值、利潤,忽視質量和社會效益的傾向
各部門、各地區要充分認識質量問題是關系到四化建設成敗和企業存亡的大問題。產品質量不合格,坑害用戶,危害人民,影響出口,破壞國家信譽,這是與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的。確定發展速度,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前提;提高經濟效益,必須以提高產品質量為基礎。 提高產品質量, 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戰略任務。實行經濟責任制,必須首先實行質量責任制。要在深刻領會中央領導同志指示精神的基礎上,對照本單位的工作和產品質量狀況,擺問題,找原因,訂措施,真正貫徹“質量第一”的方針,把提高質量放在突出地位。
二、 層層把好質量關,堅決實行“五不準”
各部門、各地區和所有企業,對生產、運輸、銷售、服務的各個環節,都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切實做到“五不準”:(1)不合格的產品不準出廠,也不得計算產量、產值;(2)不合格的原材料、零部件不準投料、組裝;(3)已公布淘汰的產品不準生產和銷售;(4)沒有產品質量標準、沒有質量檢驗機構、沒有質量檢測手段,一律不準生產;(5)不準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偽造商標、假冒名牌。對于違背這“五不準”的企業,要堅決追究其領導人的責任,直至
撤銷職務和依法懲辦。各級主管部門都要認真檢查“五不準”的執行情況,查出問題要及時解決,并對有關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
同時,生產企業要做好銷售后的服務工作,建立服務網,對不合格的產品實行退換制度。凡已出廠的不合格產品, 經工廠修理仍達不到質量標準的, 用戶有權要求退貨或換新,工廠應承擔修理和運輸費用。
三、 深入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大檢查
各部門、 各地區要把質量檢查工作當作大事來抓。 所有企業都要自覺地認真開展自檢,而不是消極等待上面來查。質量大檢查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鐵面無私,不耍假把式,防止走過場,務求取得實效。
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實行國家監督性質的產品抽查制度,國家經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一百個質量檢測中心和檢驗所(站),每季度輪流抽查一百種左右重點產品(量大面廣的重要生產資料和市場緊俏的消費品,特別是藥品、食品和重要的機電設備)的質量。抽樣檢查的方法要科學,可以在生產單位抽查,也可以在用戶和流通單位抽查,以杜絕弄虛作假的現象發生。 抽查結果, 由國家經委每季度發布一次質量通報,并在報刊、電臺公布,進行表彰和批評。
鑒于當前評選優質產品和頒發金、 銀獎牌的作法有不少弊病, 弄虛作假現象時有發生,而且檢測評比的方法也有待改進,擬暫停頒發國家金、銀獎牌。
四、 加強質量監督機構,形成全國統一的質量監督網
為了加強對質量監督工作的統一領導,根據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加強質量檢驗機構,嚴格把關,要有一批專家做這件事”的指示,建議加強和充實國家質量監督機構,并依靠各部門、各地區現有的質量檢驗、監督力量和檢測手段,組織起全國性的質量監督網。
國家經委制定了以現有檢測力量為基礎, 組建一百個國家級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的規劃,已有三十七個正在實施中。要進一步加快質量檢測中心的建設速度,由它們承擔國家委托的檢測任務。要加強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嚴格出口商品檢驗和監督管理。
企業的質量檢驗機構,既承擔企業生產全過程的檢驗任務,又有代表國家質量監督部門對企業的出廠產品質量實行監督的職能。凡是已撤銷的要恢復,目前還沒有的要建立。要選派責任心強、作風正派、懂技術、有能力的干部擔任質量檢驗機構的領導人,他們的任免應征得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意。
五、嚴格按照質量標準組織生產
標準化是質量管理的技術基礎。對目前已有的近七千項國家標準和一萬五千項部頒專業標準,必須嚴格貫徹執行。目前我國的標準化工作還存在著標準少、水平低、執行不力的問題,很不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要大力加強標準制訂、修訂工作。凡是沒有國家標準或專業標準的產品,企業應抓緊制訂自已的標準,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執行。
六、 加快推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步伐
一九八四年,國務院發布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試行條例》,經在鍋爐壓力容器、電度表等行業進行試點,已取得了一定效果,要進一步在其他行業推開。
七、 加強法制建設,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近幾年來,我國已頒布了《食品衛生法》、《藥品管理法》、《
經濟合同法》、《商標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條例》、《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條例》等涉及產品質量的法律、法規,各部門、各地區也制訂了若干質量管理方面的規定、制度。目前除了要進一步抓緊制訂和完善各項質量法規以外,要著重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各級經濟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同司法部門緊密配合,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建議在今年三、四季度,首先對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不法分子,抓緊處理一批。特別是對故意制造和銷售有毒假藥和有毒食品、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主要罪犯,要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處以重刑。對縱容、支持、包庇不法分子的人,亦應從嚴懲處。
八、 進一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近幾年來,各地在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要進一步在各企業推廣。 各企業都要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 實行嚴格的質量責任制。同時,要大力加強企業各項基礎工業,健全計量、檢測手段,改造工藝設備,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和技術素質。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以及各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制訂三年到五年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具體規劃,分期分批實施。
九、 加強對鄉鎮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監督檢查
各地區和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鄉鎮企業的產品質量制訂管理辦法,不能放任自流。
提高產品質量, 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工作, 堅持不懈地抓下去,防止形式主義。各部門、各地區、各企業要立即行動起來,堅決地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以上措施,力爭在今年第四季度內把質量下降的工業產品的質量恢復到原有水平,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
國家經濟委員會
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