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淮河流域,因洪水特大,造成嚴重水災,豫皖境內受災面積,約略估計達四千余萬畝,災民一千三百萬人。遵照毛主席根治淮河的指示,由水利部召集華東區與中南區水利部,淮河水利工程總局,及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負責干部,分析水情,反復研討,擬定治理淮河方針及一九五一年應辦的工程,經向本院匯報后,決定如下:
(一)關于治理淮河的方針,應蓄泄兼籌,以達根治之目的。上游應籌建水庫,普遍推行水土保持,以攔蓄洪水發展水利為長遠目標,目前則應一方面盡量利用山谷及洼地攔蓄洪水,一方面在照顧中下游的原則下,進行適當的防洪與疏浚。中游蓄泄并重,按照最大洪水來量,一方面利用湖泊洼地,攔蓄干支洪水,一方面整理河槽,承泄攔蓄以外的全部洪水。下游開辟入海水道,以利宣泄,同時鞏固運河堤防,以策安全。洪澤湖仍作為中下游調節水量之用。淮河流域,內澇成災,亦至嚴重,應同時注意防止,并列為今冬明春施工重點之一,首先保障明年的麥收。
(二)根據上述的方針,一九五一年應先行舉辦下列的工程:
上游,低洼地區臨時蓄洪工程,蓄洪量應超過二十億公方。整理淮、洪、汝、潁、雙洎各河河道,包括堵口復堤,放寬堤距及疏浚,以防泛濫。低洼地區配合麥作期排水需要,擇要舉辦溝洫涵閘工程。塘壩谷坊,先行試辦,籌劃推廣。山谷水庫盡速進行測勘研究,爭取早日興工。
中游,湖泊洼地蓄洪工程,蓄洪量應爭取五十億公方。正陽關以上,淮河干堤,按最大洪水設計,堵口復堤,部分退建。正陽關以下,北堤高度應按最大洪水設計,在必要修筑遙堤地段,其原堤堤頂高度平于一九五0年洪水位。南堤堤頂高度,除正陽關、蚌埠、淮南煤礦三地區,應按最大洪水設計外,其余暫以平于一九三一年洪水位為原則。干支流低水河槽的淤塞部分,在照顧下游原則下,進行疏浚。阜陽、宿縣兩專區配合麥作期排水需要,擇要開辟溝洫,修建涵閘。濉河上游蓄洪及整理河道,應配合同時舉辦。
下游應即進行開辟入海水道,加強運河堤防,及建筑三河活動壩等工程。入海水道工程浩大,一九五一年先完成第一期工程,一九五二年汛期放水。在入海水道辟成放水前,仍暫以入江水道為泄水尾閭,洪澤湖入江最高泄量暫以八千五百秒公方為度。萬一如遇江淮并漲,水位過高,仍開歸海壩,以保運堤安全。運河入江水道及里下河入海港道部分疏浚工程,亦應配合舉辦。
(三)為確保豫皖蘇三省的安全,上述各項工程的設計施工,與先后緩急,均須作到互相配合,互相照顧。因此上中游蓄洪工程,應就技術與準備的可能,盡速舉辦,并爭取增加蓄洪容量。下游入海水道,應早日完成選線設計,并根據長遠利益,研究確定入江入海流量之分配,以避免臨時性工程中發生不必要的浪費。關于干支各河洪水流量之估計,亦應繼續搜集資料,進行更為精確的推算,以求各項工程的經濟與安全。
(四)為加強統一領導,貫徹治淮方針,應加強治淮機構,以現有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為基礎,成立治淮委員會,由華東、中南兩軍政委員會及有關省、區人民政府指派代表參加,統一領導治淮工作,主任、副主任及委員人選由政務院任命,下分設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治淮指揮部。另設上、中、下游三工程局,分別參加各指揮部為其組成部分。
(五)關于工程經費,目前暫時不作決定,應由治淮委員會會同各地區,盡速根據實際情況,補充勘測,負責提出切實可靠之工程計劃與財務計劃,并由地方行政機關及水利機關負責人共同簽字,經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轉請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核定。土方單價尤須作合理規定,以求提高效率,避免浪費。
(六)全部治淮計劃與工程的實施,皆以根治淮河水災為目的,今冬明春的工程,應在保證工程標準與完成工程任務的條件下,以工代賑,與救災工作相結合。凡屬重要的,上、下游密切相關的,或技術性較高的工程,均須依照前項規定,經過查勘設計于批準后再行動工。至于局部性的工程,在根治計劃范圍以內者,可以責成治淮委員會及各地區人民政府商定后先行施工。為配合當前以工代賑需要,并可先撥一部糧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的決定
2008-12-27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煙臺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7-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
2013-02-06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工作的通知
2010-01-18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二業績考核任期薪酬管理的意見
2007-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
2007-05-0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
2007-01-22政務院關于伊斯蘭教的人民在其三大節日屠宰自己的牛羊應免征屠宰稅放寬檢驗標準的通知
1950-12-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改進市場用煤分配管理辦法的指示[失效]
1962-12-12國務院關于轉發公安部制定的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的通知
198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