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條 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對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的,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的規定。
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從憲法的精神看,檢察官同普通公民一樣都平等地享有申訴權和控告權,檢察官在行使申訴權和控告權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義務,否則就可能侵害他人或國家的利益。一般說來,其應承擔的義務主要有:
1.檢察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這就要求檢察官在申訴和控告時,必須如實地反映情況,對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情節、結果等情況,都要做到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合乎實際情況,切不可為了實現個人的某種目的而弄虛作假。因為受理機關只有了解案件的真實情況,才能作出正確的處理決定。如果申訴和控告反映的情況不真實,輕則會延長作出正確決定的時間,浪費國家的人力、財力;重則可能損害他人或國家的重大利益。
2.不得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故意捏造事實,向有關機關控告、檢舉,使他人受到行政或刑事處分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并且應當予以處罰的行為。對于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檢察官,人民檢察院應當根據其行為的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或行政處分;對于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行為,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檢察官利用職權采取上述做法,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使明知無罪的人受追訴,則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徇私枉法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的行為給他人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給國家和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2008-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畢鳴岐國民事糾紛被訴法院可否傳喚問題的答復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1985-06-1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工程咨詢行業管理辦法
2017-11-0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