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質權人對質物使用處分的限制及法律責任的規定。
●立法背景
質權人不得擅自任用、處分質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當事人設定動產質權目的在于擔保質權人的債權能夠得到清償,質權人占有質物,使質物脫離出質人而為質權人所掌控,質權人的擔保物權得以保障。其次,質權從其性質上看是擔保物權而非用益物權。動產質權與抵押權相比,其根本區別在于擔保物的移轉與否,抵押不移轉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而動產質權移轉質物的占有,將屬于出質人占有的質物轉至質權人的控制之下,這是由于用于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動產,而用于質押的是容易移轉的動產,質權人占有質物的作用在于控制質物,保證債權實現。再次,無論是抵押還是質押,物的擔保在于其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質權人取得質物、控制質物是為了質物不被出質人隨意處分而使擔保落空,質權人使用、處分質物顯然不是設定質權的目的。因此,質權人非經出質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
●條文解讀
非經出質人同意,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質權人違反本條規定,使用或者處分質物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禁止質權人擅自使用、處分質物的規定體現了動產質權的設定目的及其特征。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質物、處分質物的,一旦造成質物毀損、滅失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質權人要根據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2013-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