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條 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煽動鬧事、結伙斗毆、搶奪或者損壞公私財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煽動鬧事、結伙斗毆、搶奪或者損壞公私財物、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規定的犯罪行為有以下五種情況:
1.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煽動鬧事構成犯罪的。
2.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結伙斗毆構成犯罪的。
3.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搶奪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
4.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損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
5.在水事糾紛發生及其處理過程中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構成犯罪的。
二、按照本條的規定,行為人如果實施了以上行為之一,并且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法律責任。
(一)《刑法》第277條第1款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構成此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本罪客觀上表現為阻礙國家有關部門對水事糾紛進行處理的公務活動。行為所針對的對象為依法對水事糾紛進行處理的國家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行為的內容是阻礙上述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和履行職責。行為人必須在上述人員執行職務或履行職責時實施阻礙行為,且采用暴力、威脅的方法;2.本罪主體為普通主體,即凡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3.本罪主觀上只能是故意,阻礙的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二)《刑法》第278條規定:“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力;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構成此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本罪客觀上表現為以文字、圖畫、演說等方式煽動群眾以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2.本罪主體為普通主體,即凡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3.本罪主觀上只能是故意。
(三)《刑法》第290條第2款規定:“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構成此聚眾沖擊國家機關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本罪客觀上表現為糾集多人強行進入、圍攻處理水事糾紛的國家機關,致使水事糾紛的處理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2.本罪主體為普通主體,即凡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3.本罪主觀上只能是故意。
(四)《刑法》第267條規定:“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構成此搶奪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客觀上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2.本罪主體為普通主體,即凡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3.本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還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五)《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構成此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本罪客觀上表現為毀壞公私財物。對象為公私財物,既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行為表現為毀壞,不限于從物力上改變或消滅財物的形體,而是包括使財物喪失或減少其原本效用的一切行為;2.毀壞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3.本罪主觀上只能是故意。
(六)《刑法》第238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2條、第234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構成此非法拘禁罪須具備以下要件:1.本罪客觀上表現為非法剝奪他人身體自由的行為。作為本罪對象的“他人”沒有限制,即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犯有錯誤或有其他違法行為的人,還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行為的特征是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剝奪他人的身體自由;非法剝奪人身自由是一種持續行為,時間很短、瞬間性的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不構成本罪;剝奪人身自由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2.主觀上只能是故意;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此罪的從重處罰。
三、對上述五種行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1.《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19條第五項規定,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故意散布謠言或者以其他方法煽動擾亂社會秩序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2.《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19條第七項規定,拒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3.《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3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偷竊、騙取、搶奪少量公私財物或者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并處200元以下罰款。
4.《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3條第四項規定,故意損壞公私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單處或者并處200元以下罰款。
5.《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第二項規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郵票發行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
200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92)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
2012-08-29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