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關于印發《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規定》的通知
國家外匯管理局 海關總署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局、外匯管理部,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市分局;各中資外匯指定銀行;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各直屬海關:
為適應銀行調運外幣現鈔業務發展,進一步規范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與海關總署聯合修訂了《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規定》(見附件),現印發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發布前已獲得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資格的銀行,無需重新申請業務資格。
二、本通知發布前已印制且經國家外匯管理局簽章的《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許可證》在2015年9月30日前依然有效。屆時仍未使用的《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許可證》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統一回收銷毀。
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管理部接到本規定后,應及時轉發轄內中心支局、支局和中外資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 海關總署關于下發<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規定>的通知》(匯函[1998]65號)、《國家外匯管理局 海關總署關于銀行調運澳門元現鈔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1999]204號)、《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海關總署辦公廳關于調運盧布現鈔進出境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綜發[2004]44號)、《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 海關總署辦公廳關于烏魯木齊口岸海關辦理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綜發[2007]198號)同時廢止。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和海關總署聯系。
聯系人:
國家外匯管理局電話:010-68402313;
海關總署電話:010-65194959。
附件: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規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 海關總署
2014年4月22日
附件:
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范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管理,保證銀行外匯業務的正常經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銀行經營外匯業務需要將外幣現鈔(包括紙幣及硬幣)調出境外或從境外調入的,適用本規定。
境內機構進出口外幣現鈔或硬幣用作紀念幣等銀行日常經營業務之外用途的,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海關總署及其直屬海關為銀行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管理機關。
第四條 銀行可在北京、上海、福州、深圳、烏魯木齊、拱北、昆明、長春、哈爾濱海關等口岸海關辦理外幣現鈔進出境手續。
如需通過其他直屬海關口岸進出境的,首家銀行提出申請時,口岸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局或管理部(以下簡稱外匯分局)應書面通知當地直屬海關,并各自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和海關總署備案后辦理。
第五條 銀行辦理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應持銀行簽章樣本和有權簽字人簽字樣本,向所在地外匯局提出申請。銀行為分支機構(外國銀行分行除外)的,應同時提交總行(或經總行授權的上級行)同意辦理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授權文件。
第六條 銀行辦理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由所在地外匯分局負責批準;所在地外匯局為縣支局或中心支局的,應逐級上報外匯分局批準。外匯分局批準時,應將包含銀行簽章樣本和有權簽字人簽字樣本的批復,抄送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所在地直屬海關。
第七條 銀行在擬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的直屬海關所在地未設立分支機構的,可以向本行所在地外匯分局提出申請,由所在地外匯分局轉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時,應抄送海關總署、直屬海關和直屬海關所在地外匯分局。該直屬海關系首次辦理外幣現鈔跨境調運業務的,外匯分局和直屬海關無需再按照第四條第二款辦理備案手續。
第八條 銀行變更銀行簽章樣本和有權簽字人簽字樣本,應向所在地外匯分局事先備案,所在地外匯分局應負責抄送所在地直屬海關。涉及第七條所述異地直屬海關的,所在地外匯分局應報送國家外匯管理局,由國家外匯管理局抄送海關總署和異地直屬海關。
第九條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印制統一編號的《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證明文件》(以下簡稱《證明文件》,見附1),并將《證明文件》樣式送交海關總署備案。
第十條 銀行應到所在地外匯局領取《證明文件》,并在調運外幣現鈔前按要求填寫所有內容。外匯局應將《證明文件》作為重要憑證管理,在向銀行發放《證明文件》時,應記錄領證銀行名稱及所領《證明文件》編號。銀行丟失《證明文件》的,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外匯局和外幣現鈔進出境直屬海關備案。經備案丟失的《證明文件》不得再憑以辦理外幣現鈔進出境。因填寫錯誤等原因需作廢的《證明文件》,銀行不得自行銷毀,應全部交回外匯局。
第十一條 銀行或其委托海關準予注冊登記的報關企業辦理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報關手續時,應持銀行填制的經國家外匯管理局簽章的《證明文件》。海關在辦理相關手續時,若發現問題,當地外匯局應配合解決相關問題。
第十二條 銀行超過兩年未發生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所在地外匯局應要求銀行交回已申領的《證明文件》。銀行再次申請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需在上次交回《證明文件》超過一年以后,按照本規定第五條辦理。
第十三條 轄內超過兩年未發生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外匯局,應向上級分局或國家外匯管理局及時交回已申領的《證明文件》。再次申請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的,需在上次交回《證明文件》超過一年以后,參照本規定第四條第二款重新履行備案手續。
第十四條 銀行應于每季后10個工作日內將上季度使用的《證明文件》第二聯送所在地外匯局備案。銀行再次申領新的《證明文件》時,外匯局應根據申領銀行《證明文件》第二聯送交情況核發新證。如有必要,外匯局可向直屬海關核對銀行調鈔情況。
第十五條 銀行應于每季后1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外匯局報送上季度《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統計表》(附2)。
各海關應于每年一月向海關總署報送上年度調運外幣現鈔整體監管情況。
第十六條 符合條件的其他機構,經批準后,參照本規定辦理調運外幣現鈔進出境業務。
第十七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或海關總署將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
2009-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