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扣稅起征點是多少?
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是否納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在勞動合同里面,會寫清工資報酬。實發工資是扣除個稅的,根據最新規定,個稅按照五千元扣除,余下的工資收入才能按照征收比例納稅。有的職工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會一次性拿到一筆經濟補償金,這筆錢也在個稅的征收范圍內,應該繳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簽了勞動合同不交社保是否合法?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
2021-03-10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要求回避應該提交什么材料
2021-03-16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