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勞動合同對于企業員工來講,是保護自身權益的必備合約,勞動者要依法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企業也應該主動給予勞動者勞動合同,并且一式兩份,但是,有些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之后并未給勞動者,那該怎么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給個人可以申請賠償嗎?
一、賠償
員工拒簽勞動合同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員工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且用人單位無需對勞動者進行任何賠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拒簽勞動合同
1、用人單位拒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賠償勞動者雙倍工資。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此時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自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3、用人單位拒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后將勞動者辭退的,應當賠償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若屬于違法辭退,則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
來源法規:《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最長應支付11個月雙倍工資,用工之日起滿一年還未簽定勞動合同,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如果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賠償金。
員工維權途徑
法律已經針對沒簽勞動合同,勞動者可獲得補償做出明確規定,那么勞動者究竟該怎么維權呢?
(一)準備證明和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
任何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或者有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憑證,都可作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
(二)維權流程:雙方協商→勞動仲裁→提起訴訟
勞動者可以依據法律和用人單位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提供證據向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如果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是最后的維權手段,如果勞動者在前面兩個方法中已經能夠解決問題,那么就沒必要訴訟了。
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屬于違法行為,勞動者在沒簽勞動合同被辭退的情況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無效
無效勞動合同是指不符合法定生效條件的勞動合同。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以上,就是關于“請問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給個人可以申請賠償嗎?”問題的相關回答,以上知識,包括了勞動者以及企業拒簽勞動合同的賠償問題。同時,小編在這里勸告大家,勞動者就業時,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在必要時才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全文2020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個人可以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09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潮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2拆遷兩年以上的農民算不算城鎮居民
2021-03-04基準地價、標定地價、土地使用
2021-01-01以航拍圖是否拍到決定征收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