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公司):
《福州市城鄉困難居民臨時救助暫行辦法》已經市人民政府2012年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八月六日
福州市城鄉困難居民臨時救助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在全面建立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基礎上,為及時有效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保障困難群眾基本權益,根據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民發〔2007〕92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臨時救助是一項傳統的民政業務,是指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較大困難的低收入家庭和其他特殊困難人員給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制度。
第三條 臨時救助基本原則:
(一)應急解困。緩解困難群眾燃眉之急,幫助困難群眾擺脫臨時困境。
(二)保障基本。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依法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權益。
(三)規范高效。規范程序、簡化手續、快捷施助,確保救助對象及時得到救助。
第二章 臨時救助的對象和范圍
第四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城鄉困難居民家庭,可以申請臨時救助:
(一)具有本市戶籍的,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低收入家庭,重點是低保邊緣家庭;
(二)具有本市戶籍的,雖然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但由于特殊原因仍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較大困難的家庭;
(三)縣(市)區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第五條 因流域性水災、旱災、風雹災等自然災害,以及較大范圍遭遇環境污染、破壞性災害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社會性災害的救助,依照自然災害救助辦法處理。
第六條 臨時救助主要針對救助對象家庭因病、子女就學或遭遇突發性、特殊性困難,重點對以下幾種情況進行救助:
(一)因醫治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種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報銷部分和其他社會幫困救助資金后,需個人負擔的醫療費數額較大,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
(二)因子女教育費用負擔過重,經教育部門救助后,家庭生活仍然特別困難的(不含自費在高額收費學校就學或出國留學的);
(三)因遭遇突發性自然災害的,在進行災害專項資金救助后,仍然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
(四)因各類意外事故發生,并經相關部門確認已無法查找賠付責任人或賠付責任人無力支付賠償金,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
(五)因遭遇其他突發性、不可抗拒因素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
(一)因賭博、自殺、自殘、吸毒等原因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
(二)家庭成員有就業能力而無正當理由拒絕勞動、就業,不自食其力的。
(三)參與或從事政策和法律明令禁止的活動的,或受到處罰導致生活困難的。
(四)不按要求提供申請資料,拒絕管理機關調查,隱瞞或不提供家庭真實收入,出具虛假證明的。
(五)縣(市)區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員。
第三章 臨時救助標準和方法
第八條 實行臨時救助,應根據救助對象困難原因、程度、種類等因素,結合臨時救助資金狀況,合理劃定救助檔次和標準,實施分類救助。救助標準和最高限額應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提高。
困難家庭臨時救助,同一事由原則上一年只能申請一次救助,單次救助金額最高限額2000元。一個家庭全年臨時救助累計金額原則上不超過3000元。具體救助檔次和標準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
大重病患者已獲得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或保險機構理賠的,其臨時救助金額一般不得高于自付醫療費部分。
第九條 臨時救助以提供現金救助為主要方式,小額臨時救助原則上直接發放現金;大額臨時救助原則上通過銀行實行社會化發放。申請人提供的銀行賬號必須是申請人本人及家庭成員或申請人委托人的開戶賬號。
第四章 臨時救助申請審批程序
第十條 申請審批程序
(一)申請。申請臨時救助的家庭,以戶為單位,向戶籍所在地的村(居)委會提出申請,也可以直接向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同時出具以下證明材料:
1、戶口簿和身份證原件;
2、低保證或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3、遭遇突發性、臨時性困難相關證明材料;
4、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并填寫《福州市臨時救助申請審批表》
重病患者家庭申請臨時救助時需出示縣級(含縣)以上醫療機構的病歷、診斷證明及自付費用的醫院收費單據;屬車禍(交通事故)的應提交事故發生地的縣級公安交巡警部門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或事故證明,已投保的應提交保險部門的理賠憑證;因子女教育費用負擔過重申請臨時救助的應提交子女學籍證明和學校有關證明。
(二)受理。村(居)委會接到臨時救助申請之日起,于10個工作日內完成調查核實,簽署意見蓋章后連同申請材料一起上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
村(居)委會在同意接受申請人的申請時,須將戶口簿、申請人身份證、病歷等不便收繳的資料復印留存。在核定家庭收入時,既要根據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又要考慮家庭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巨額開支后的實際困難。
(三)審核審批。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自接到申請材料后,通過入戶核查、社區調查等方式,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對符合臨時救助家庭,由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后上報縣級民政部門;對不符合臨時救助家庭應及時告知,并說明理由。
縣級民政部門自接到申請材料后,對于材料齊全且符合臨時救助家庭,應在10個工作日內予以批準,實施臨時救助,大額臨時救助實行張榜公示;審批結果在申請對象所在村(社區)張榜公示3天,接受群眾監督。對不符合臨時救助家庭通知所在鄉鎮,并說明理由。
對突發性災難導致無法繼續維持基本生活的家庭,應簡化程序,特事特辦,可由縣級民政部門直接辦理,事后補辦相關手續并備案。
如遇特殊情況,審核審批時間可適當延長。
(四)發放。對于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由縣級民政部門實行現金救助或通過金融機構發放臨時救助金。現金發放時,申請人或受委托人必須在《福州市臨時救助申請審批表》親筆簽字(蓋章);由金融機構發放的,以銀行憑證為準。
第五章 資金籌集與管理
第十一條 各縣(市)區應多渠道籌集臨時救助基金。臨時救助基金主要來源于各級財政預算資金、社會捐贈資金、救助基金利息收入以及其他資金。
第十二條 臨時救助基金籌集標準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醫療保障水平等因素適時調整。目前各縣(市)區具體籌資標準按戶籍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元的標準執行,列入財政預算,由縣級財政撥付至縣級民政專戶。市本級每年安排10萬元的臨時救助金,由市財政撥付至市民政專戶。
第十三條 臨時救助資金實行民政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年度結余資金可結轉下年度使用,但不得用于平衡預算或挪作他用。臨時救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做到政策、對象、標準、金額四公開。臨時救助款項的發放情況要納入縣(市)區民政財務公開范圍,定期向群眾張榜公布。設立和公布咨詢舉報電話,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各級民政部門要對享受臨時救助的對象登記造冊,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檢查,加強對受助者申請資料及審核、審批、救助金發放等檔案管理工作,防止臨時救助工作中的隨意性和其他不規范做法,確保臨時救助制度的健康順利實施。各級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臨時救助基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落實到位、安全運行。
第六章 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各縣(市)區應高度重視臨時救助工作,為臨時救助工作配備必要的工作人員和經費,確保臨時救助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十五條 民政部門是臨時救助工作的業務主管部門,負責臨時救助計劃的制訂、救助對象的審核審批、救助資金的管理發放及其他日常工作。財政部門負責落實臨時救助所需資金。審計、財政、監察部門負責對臨時救助資金的預算安排和管理使用進行審計監督。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和受委托的相關單位根據各自職責范圍負責臨時救助的相關工作。
第十六條 申請臨時救助的對象應自覺接受民政部門的調查,如實提供家庭收入等相關情況。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臨時救助的,給予批評教育,由所在鄉(鎮)街道追回救助款,并取消其一年內再次申請臨時救助的資格。
第十七條 臨時救助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依法辦事,接受監督,對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由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十八條 本辦法適用于福州市轄各縣(市)區。各縣(市)區應在本辦法基礎上制定實施細則,并報上級民政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民政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017修訂)
2017-11-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