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條 檢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三)因檢察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檢察官義務,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釋義】 本條是關于辭退檢察官條件的規定。
辭退檢察官,是指各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不適合從事人民檢察院檢察工作的檢察官,按照管理權限報經任免機關審批,解除其檢察官職務及同所在單位的任用關系。
關于檢察官的辭退條件本條規定了五項內容,與《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關于辭退條件所規定的五項內容大致相同,只要符合本條所規定的五項內容之一,所在單位就應當予以辭退。本條規定的第一項“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確定為不稱職”中的“年度考核”,是指國家機關的公務員每年一次的年終考核。“連續兩年”,是指不間斷的兩年,如1999年和2000年連續兩年。如果其中有間隔,如1999年和2001年則不屬于連續兩年。“不稱職”,是指某一行政單位的其他公務員對某人一年來的思想、工作等情況進行評議后所下的結論。從公務員的年度考核表中可以看出,考核結論有三種,即優秀、稱職和不稱職。“不稱職”就是指這里的考核結論。本條第二項“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中的“不勝任”,是指根據某人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情況,與其所任現職應當具備的各種能力不相稱,也就是說,某人的實際能力與其所任現職應當具備的各種能力有很大差距。“現職”,是指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等職務。對于本項規定,必須是既不能勝任現職工作,同時又不接受單位為其所作的其他安排,只具備其一,不符合辭退的條件。本條第三項“因檢察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中的“檢察機構調整”,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內部從事檢察業務的部門,包括各業務庭、室、反貪污賄賂局等與檢察業務有關的部門進行調整。這里的“調整”包括機構的增加、減少、更改名稱或合并等。“縮減編制員額”,是指根據國家機構改革的方案和本單位人員的編制情況,需要減少從事檢察業務的人員。在檢察機構進行調整或者減少檢察人員的情況下,為了使人才合理流動,必然會涉及到被裁減人員的工作調整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被裁減人員如果不服從本單位為其進行的合理安排,單位有權依照本條規定予以辭退。這里的“合理安排”,是指單位應當根據被裁減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等情況,適合從事什么性質的工作,對其進行合理的安排,做到人盡其才,合理利用。為了嚴明工作紀律,本條第四項規定了四種應當予以辭退的情況:第一種是曠工時間連續超過十五天的;第二種是沒有正當理由超過假期時間連續十五天以上的(“以上”不包括本數);第三種是曠工時間在一年之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第四種是沒有正當理由在一年之內超過假期時間累計三十天以上的(“以上”不包括本數)。本條所說的“曠工”,是指無故不請假而缺勤。“超過假期時間連續十五天”,是指從正當假期最后之日起第二天算起。本條第五項規定的“不履行檢察官義務,經教育仍不改正”中的“檢察官義務”,是指根據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檢察官應當履行的六項義務。公民的義務在我國憲法中已經作了明確的確定。作為檢察官,既是普通公民,又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或職業是有其特殊性的,他們的行為時刻都與國家、法律、公民的權利和利益相聯系,檢察官是人民的公仆,所以,本法根據檢察官工作的特殊性規定了檢察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二)履行職責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秉公執法,不得徇私枉法;(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四)清正廉明,忠于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五)保守國家秘密和檢察工作秘密;(六)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是對檢察官的特殊要求。作為檢察官都應當積極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如有不履行義務的情況發生,經單位或組織教育后仍不履行義務的,單位或組織應當予以辭退。
關于檢察官不得辭退的條件本法未作規定,1995年人事部在《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第十條中規定:“國家公務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退:(一)因公致殘并被確認喪失工作能力的;(二)患有嚴重疾病或負傷正在進行治療的;(三)女性公務員在孕期、產期及哺乳期內的。”人事部的這一規定,體現了國家的人道主義精神,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參照執行。
關于辭退檢察官的具體辦理程序,本法未作規定,可參照《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對辭退國家公務員的程序的規定執行。同時,根據本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辭退檢察官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這樣規定,是考慮到除助理檢察官外,其他檢察官都是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委會選舉或者任命的,要辭退檢察官,應先經選舉或者任命機關批準。
關于檢察官辭退后的待遇和檔案等問題,本法未作規定,可參照《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的規定執行,即檢察官被辭退后,五年內不準重新錄用到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不保留國家公務員身份,自批準之月的下月起停發工資。被辭退的檢察官,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失業保險或者按有關規定領取一定的辭退費。被辭退的檢察官,應在批準之日起的半個月內,辦理公務交接手續和辭退手續,必要時應接受財務審計。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或不接受財務審計的,給予開除處分。檢察官被辭退,其人事檔案由所在單位按規定轉至有關機構。檢察官對被辭退不服的,可根據國家人事部1995年頒發的關于印發《國家公務員申訴控告暫行規定》的通知直接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訴。
檢察官的辭退與檢察官的辭職不同,檢察官的辭退是單位行為,單位根據某個人的具體情況決定。而檢察官申請辭職則完全是個人的自愿行為,檢察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后決定辭職的,由檢察官本人向所在單位提出辭職申請。個人提出辭職的,除具備《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的國家公務員不得辭職的四項內容外,有關單位根據申請辭職人的具體情況可以予以批準。而辭退則不同,辭退是單位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某個人的具體情況決定辭退或不予辭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5年修正)
1992-02-28任免駐外大使名單(2010-4-14)
2010-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2007-10-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7-03-0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0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