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何時發生效力的規定。
●立法背景
本法第一章規定了物權公示原則,以維護交易安全,為第三人利益提供切實保障。不動產物權以登記為公示手段,與此相對應,動產物權以占有和交付為公示手段。占有主要在靜態下,即在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情況下發揮動產物權的公示作用;而交付主要是在動態下,即在發生物權變動的情況下發揮動產物權的公示作用。
我國民法對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何時發生效力的問題已有一些規范。民法通則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在民法通則頒布時,我國尚沒有不動產市場,故民法通則規定的這一原則,即是為動產所有權移轉確定的。合同法規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起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國外也有相似的立法例,如德國民法典規定,為轉讓一項動產所有權,必須有物的所有權人將物交付與受讓人,以及雙方就所有權的移轉達成合意。為設立質權,必須由物的所有權人將物交付與債權人,以及雙方為債權人設立質權的合意。瑞士民法典規定,動產所有權的移轉,應移轉占有。動產經將其占有轉移質權人,始為出質。日本民法典規定,質權的設定,因向債權人交付標的物而發生效力。質權人不得使出質人代自己占有。我國臺灣地區民法規定,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
●條文解讀
本條規定繼承了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依照本條規定,“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主要是指當事人通過合同約定轉讓動產所有權和設立動產質權兩種情況。物權法上所說的交付,指的是物的直接占有的轉移,即一方按照法律行為要求.將物的直接占有移轉給另一方的事實。本條規定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主要指的是,第一,本節對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的一些特殊情況:“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占有該動產的,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第二,本章第三節對主要是非依法律行為而發生的物權變動問題所作的規定。第三,本法擔保物權編對動產抵押權和留置權的相關規定。
●相關規定
《民法通則》第72條;《合同法》第133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17修正)
2017-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決定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京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1993-02-2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2019-08-12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不動產登記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4-02-28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2011-01-21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