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條 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條文主旨
本條旨在明確我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基于自然資源使用制度產生的,對土地、礦產、水等進行派他性利用的權利,在民事領域中可以成為用益物權。
●立法背景
在當前的現實下,物權法規定自然資源使用既有必要性又有合理性。
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使用和收益問題本身就是現代物權法用益物權制度的重要課題,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地位曰益重要。在我國,權利人利用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括中的重要內容,由此產生的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財產權利已經成為社會財富的重要方面,受到廣泛關注,物權法必須作出規定。
土地等自然資源一方面是整個社會存續的共同物質基礎,其利用具有社會性;另一方面又只能在具體的使用中實現價值,其使用具有排他性。由于存在社會性,即便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制度下,各國也都通過用益物權制度,使所有權人之外的權利人也可以就土地等自然資源進行使用并分享收益;由于存在排他性,自然資源的使用必須權屬確定。我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主要歸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物權法的所有權部分的規定已經為自然資源利用的社會性提供r基礎;與此相適應,在已經建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用益物權將自然資源的使用確定F來,明確所有權人之外的權利人對自然資源資源利用的排他性,運用民事手段保護權利人合法取得的財產權利,既能保障自然資源物盡其用,又符合物權法體系劃分的邏輯,順理戰章。
●條文解讀
本條規定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的,并且是與有關法律規定一致的。理解該條一一要了解我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二要準確把握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和用益物權制度的關系。
(一)我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
我國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包括以作為原則的有償使用為制度和作為該原則例外的無償利用兩個方面。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是指國家以自然資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為實現所有者權益,保障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向使用自然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收取自然資源使用費的制度。對自然資源的無償使用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范圍和條件,發揮對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有益補充作用。
之所以對于重要自然資源實施有償使用制度,是因為:1.這是在自然資源領域落實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只有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才能使自然資源的國家所有權在經濟上更充分地得到實現,從而真正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資源使用制度改革前,國家曾長期以行政手段無償提供土地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給企業事業單位使用。本應歸公有的大量資源收益留在使用者手中,國家缺乏調劑余缺力量,難以實現自然資源在社會化生產中的優化配置,自然資源的公有制在很大程度上被虛化。自然資源是巨大的社會財富,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其價值日益上升。只有收益歸公有,才能充分體現自然資源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通過改革,推行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制度,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掌握j,自然資源的收益,就有了足夠的財力進行宏觀調控,組織社會生產。2.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才能充分發揮市場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包括生產資料市場、消費品市場以及資金、勞動力、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使用權市場的完整體系。重要自然資源作為基本的生產要素,其使用權不進入市場流通,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就不完善,難以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公平競爭的作用。在過去的使用制度下,自然資源使用者既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多占少用,早占晚用,占優用劣、占而不用甚至亂占濫用,嚴重浪費了寶貴的自然資源。同時,占有資源較多且質量優越的企業,與占有較少、質量較差的企、世實際上處于不平等競爭的地位。通過有償、能流動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對資源作為生產要素交給市場調節,才能合理配置自然資源,實現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益。
自然資源使用制度改革后,有償使用制度已經成為我國自然資源利用的主流,但是仍然存在無償使用自然資源的例外情況,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通過劃撥等方式無償取得土地等自然資源使用權的情況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一些公益事業、公共建設仍然需要有相應的扶持。另一方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已有的使用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權益應當得到維護,避免增加農民負擔。這也是促進農業和農村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及構建和諧社會所必須的。
(二)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和用益物權制度的關系
以有償使用為基本原則,以無償使用為例外和補充的白然資源使用制度與物權法用益物權制度既密切相關又各有不唰。
自然資源使用制度與用益物權制度的共同點有:l自然資源使用制度與用益物權制度的基礎是一致的。它們都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并且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2.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使用制度與用益物權相對應。物權法用益物權編中,對建設用地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等用益物權的規定與已經頒布實施多年的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水法等法律中有關自然資源使用制度的規定是一致的。
盡管有上述共同點,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和用益物權制度仍然各自屬于不同的法律部門,有各自獨特的領域。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屬于經濟法的范疇,與之直接相關的制度還有自然資源權屬制度、用途管制制度等;用益物權制度屬于民法范疇,除了與自然資源使用制度相關的權利,還有地役權這樣獨有的權利類型。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和用益物權制度在各自的領域內,按照各自的內在規律發揮作用并且互相協調,才能全面調整相應的社會關系。
●相關規定
對于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主要自然資源,我國已經建立起以有償使用為原則,無償利用為例外的自然資源使用制度。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水法等相關法律以及國務院有關行政法規中對此都已經有了明確規定,例如:土地管理法第2條規定了國有土地以有償使用制度為原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為例外;礦產資源法第5條規定了探礦權、采礦權以有償取得為原則,依照國務院規定免繳費用的為例外;水法第7條規定了水資源以有償使用制度為原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無償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為例外。無償使用作為自然資源使用制度中的例外和補充,其適用范圍和條件是受到嚴格限制的。例如土地管理法第46條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39條對劃撥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房地產的轉讓的限制性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7-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
2013-08-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
1999-06-30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2009-05-06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2009-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國務院關于加強測繪工作的意見
2007-09-13關于開展中央企業所屬賓館酒店類單位情況調查的通知
2007-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依法懲處非法集資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7-07-2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泰安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