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釋義】 本條是對仲裁裁決效力及裁審關系的規定。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與商事仲裁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訴。而商事仲裁實行或裁或審和一裁終局的制度,即當事人通過仲裁協議選擇了仲裁,就不能再向法院起訴。除非仲裁協議無效的,法院才可以受理當事人的起訴。一裁終局則表明,裁決書一經做出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再就同一糾紛重新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按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11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有仲裁協議的合同糾紛,不予受理,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依照我國仲裁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第9條規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裁決做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決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銷或者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就該糾紛可以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商事仲裁實行或裁或審和一裁終局的制度是合乎商事糾紛及其仲裁制度特征的。而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則有別于一般的商事仲裁,因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別于一般的商事合同糾紛。
本條有以下幾點需要明確:
第一,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向法院起訴,這個訴訟不是行政訴訟,仍是一個民事訴訟,即以原來仲裁時的對方當事人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二,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審理過程中不受仲裁裁決的影響,而且不是撤銷仲裁裁決,要求原仲裁機構重新進行仲裁。法院應當根據查明的事實,依法做出判決。也就是說,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向法院起訴后,仲裁裁決自動失去了效力,糾紛如何解決全由法院判決。這有別于我國仲裁法第5章規定的申請撤銷仲裁裁決之訴。
第三,當事人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四,仲裁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當事人可以直接將糾紛提請法院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訂)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9-04-24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88-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999-06-28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具體產生辦法
1996-08-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已被修正)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
2006-04-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