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條 【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執法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條文注釋
本條是對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規定。
濫用職權,是指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超出法律、行政法規賦予的職權或者行使職權時假公濟私、以權謀私,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個人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玩忽職守,是指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怠于履行法定職責,或者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個人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徇私舞弊,是指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為私情、私利等,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該為不為,或者不該為而為之,或者枉法作出處理,致使公共財產、國家或者個人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熟悉,具有商業價值,能為擁有者帶來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具有特定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受法律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經營者的商業秘密。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不得泄露經營者的商業秘密。
《刑法》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個人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個人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泄露執法過程中知悉的經營者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有上述行為,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公務員法》和《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規定給予處分。
關聯法規
《刑法》第219、397條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25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18條
《公務員法》第9章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人事部關于認真貫徹實施〈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的通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逮捕拘留條例[失效]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關于企業集團內部使用的有關憑證征收印花稅問題的通知
2009-01-05國務院關于長江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7-21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08-06-29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無錫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9-1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2007-0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2007年)
2007-01-23國務院關于工人職員在企業之間調動工作后的工資和補助費的暫行規定
1957-07-29國務院批轉供銷合作社、輕工部關于加強牛皮統一管理問題的報告的通知
1978-10-09國務院關于提高主要副食品銷價后發給職工副食品價格補貼的幾項具體規定[失效]
1979-10-17中國銀行短期外匯貸款辦法[失效]
198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