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第三十三條 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制定可能危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港口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的規定。
一、除港口經營人應當按照第32條規定制定應急預案外,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也應當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港口重大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體系。
按照國務院關于港口體制改革的要求,港口全面下放地方人民政府,實行政企分開。實行港口政企分開后,在港口范圍內港口經營人往往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在港口發生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波及面小,危害相對較輕,有關的港口經營人有能力控制,港口經營人經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進行搶險救援,并依法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但港口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港口經營人的自身能力和資源往往是不夠的,僅靠一個單位的力量難以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這時港口行政部門應當動員和組織港口區域內其他力量,甚至協調組織社會上的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此外,港口公共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侵害。因此,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代表當地政府對港口實施具體行政管理的部門,應當針對本港口的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各種資源的分布情況,制定整個港口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預案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預案等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應當指出的是,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的預案與港口經營人制定的應急預案不是相互獨立的,應當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應急救援體系。港口管理機構對港口經營人制定本單位的預案應當進行必要的指導,制定整個港口的有關預案時應當充分考慮各個港口經營人的實際情況,廣泛征求他們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按照本條規定建立和健全港口的應急救援體系。
二、根據《安全生產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海事行政管理部門、海洋行政管理部門也要制定船舶和海洋石油勘探開發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計劃等。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應急救援預案應當與上述預案和應急計劃相銜接和協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3修正)
1993-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2017-11-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殘疾人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
2012-01-03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協調小組的批復
2009-07-14關于印發《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
2008-09-01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2008年)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