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必須事先通知當地公安消防機構。
【釋義】 本條是對消防設施、器材予以保護的規定以及保障消防通道暢通的規定。
本條第一款對消防設施、器材以及消防栓、防火間距、消防通道等的保護作了特別規定。近年來,一些地方和企業的負責人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嚴重忽視消防基礎建設和消防安全,消防力量薄弱,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埋壓、圈占消防栓,占用消防通道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妨礙了火災的撲救,造成群死群傷的特大火災不斷發生,給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如1992年11月吉林市銀都夜總會發生的特大火災,由于其與博物館、圖書館設在同一建筑物內,因此,這起火災燒毀了許多珍貴的文物,給國家和民族造成了巨大損失,是我國建國以來文物損失最為慘重的特大火災。火災未能在初起階段被迅速撲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消防設施不足,博物館外有兩個室外消火栓,一個被埋壓,一個因積水不能用,周圍2.5公里內沒有消火栓,消防車只能到較遠的地方去尋找水源,延誤了滅火時機。另外,由于在消防通道上設置了舊物收購站,使消防車無法靠近撲救,嚴重影響了火災的迅速撲救。1994年12月發生的震驚全國的新疆克拉馬依特大火災,延遲火災撲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區消防設施嚴重不足,市區只有五個消火栓,其中兩個被埋壓,消防車要到五公里外去加水,加大了火災撲救的難度。1996年7月深圳端溪酒店發生的特大火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建筑消防設施失效,未發揮作用。失火前該酒店內的消防供水管道閥門被關,致使消防栓失去作用,酒店南北兩端四個出口一個被封堵,兩個被設置的鐵柵欄鎖住,防火門也處于敞開狀態,致使大量濃煙涌入樓層客房,造成 30人死亡, 13人受傷的特大事故。因此,針對實踐中出現的這些問題,為將火災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本條對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的行為,對埋壓、圈占消火栓的行為,對占用防火間距,堵塞消防通道的行為,明確予以禁止。
本條第二款對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應履行的消防義務作了規定。即在其開展工作前,對有可能影響消防隊滅火救援的,要在動工前通知當地公安消防機構,使他們全面了解所轄區域內的水源、道路、通信等情況,以利于消防隊在發現火情后,妥善安排,及時趕赴現場,進行有效的火災撲救和其他救援任務。本款規定的義務有以下特點:一、此項義務僅限于公用和城建等單位進行的道路修建,以及采取的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措施時。二、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只有在因其工作有可能影響消防隊執勤滅火的情況下,才有義務通知當地公安消防機構。作為公用和城建等單位承擔的工作任務的范圍是很廣泛的,在其不在進行維修道路以及停電、停水、截斷通信線路時或者在進行上述工作時,由于特殊的情況,不可能影響到消防隊滅火救援的,這些單位也沒有必要向當地公安消防機構報告。本款規定的目的,就是在保障消防安全,保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使國民經濟得到有序、健康的發展。三、必須是事先通知公安消防機構。公安消防機構承擔著預防火災、撲滅火災,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神圣職責。及時、有效地撲滅火災和執行救援任務是公安消防隊義不容辭的責任,公安消防隊要完成好這一義務,就必須保障它對所轄區的各種情況了如指掌。本款規定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必須履行的義務,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消防隊及時、有效地撲滅火災,使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所以公用和城建等單位,在履行其義務時,必須是事先通知公安消防機構,只有這樣,才有意義,才能達到立法的目的。這里應當注意的兩點是:一是本款所規定公用和城建等單位的義務只是通知,而不需要公安消防機構的批準;二是事先通知的是當地的公安消防機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二號)
2010-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1983-09-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