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條 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釋義】本條是對公益事業捐贈應當遵循合法、不違背社會公德原則的規定。
捐贈人捐助財產興辦公益事業,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國家對捐贈人的合法權益予以保護。但捐贈人也負有相應的義務,其捐贈行為,應符合一定的規范,不能任意而為。
遵守法律和法規是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為的最基本的要求。捐贈行為也不能例外。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是捐贈活動乃至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捐贈活動不僅應遵守本法,還應當遵守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這里,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法規包括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批準的地方性法規。
社會公德,即社會公共生活準則,是指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我國的社會公德,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培植形成的,它對于調整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會公共利益是指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法律保障社會公共利益,也就是保護全體人民的公共利益,保護每一個公民的自身利益。在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中,將尊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之一。《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五款明確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企業法人從事法律禁止的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將依法追究企業法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
根據本條規定,捐贈人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捐贈人捐贈的財產應當是其所有的或由其管理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將其他人的財產捐贈出去,是侵犯他人的財產所有權的行為,損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捐贈人捐贈的財產還應是合法的,國家法律禁止生產和銷售的違禁品、控制使用的產品和假冒偽劣商品,不能作為捐贈財產。第二,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義務。那種利用捐贈為個人和本單位沽名釣譽卻不實際履行捐贈義務的行為,是違背社會公德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08第三次修正)
2008-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的決定
2010-06-25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2012-04-28國務院關于確定三亞市城市總體規劃由國務院審批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2009-11-25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
2007-09-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8-05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車輛管理的通知
2007-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設立江西贛州出口加工區的復函
200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
195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