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釋義】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勞動防護用品的規定。
一、勞動防護用品主要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為免遭或者減輕事故傷害和職業危害所配備的防護裝備。勞動防護用品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分為很多種類。如按照人類的生理部位分類,有頭部的防護、面部的防護、眼睛的防護、呼吸道的防護等;按照使用的原材料,有棉紗棉布制品、絲綢呢絨制品、皮革制品、橡膠制品和五金制品等;按照使用性質分,有防塵用品、防毒用品、防酸、堿用品、防油用品、防高溫用品、防沖擊用品等;按照用途分類,有通用防護用品(也稱一般防護用品)、專用防護用品(也稱特種防護用品)等。1996年勞動部發布的《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采用了上述第4種分類方法,即將勞動防護用品分為一般勞動防護用品和特種勞動防護用品。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是指普遍適用于各行業、各崗位勞動者的防護用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工作手套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是指對特種作業、危險作業等特殊環境下作業使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在噪音、強光條件下工作的工人佩戴的護耳器、防護眼睛的器具,給高空作業的工人供給的安全帶,給從事電器操作的工人供給的絕緣靴、絕緣手套等。
二、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職工安全所采取的必不可少的輔助措施,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勞動者防止職業傷害的最后一項措施。在勞動條件差、危害程度高或集體防護措施起不到防護作用的情況下(如在搶修或檢修設備、野外露天作業、處理事故隱患等),勞動防護用品會成為保護勞動者的主要措施。因此,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好壞,對于保障勞動者的勞動安全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如果其質量出現問題,將直接危及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因此,勞動防護用品必須保證質量,安全可靠,起到應有的勞動保護的作用。
國家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產品質量指標和技術條件,制定了一系列技術標準。如對安全帽、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防沖擊眼護具、阻燃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均制定了國家標準,并根據情況變化,適時修訂。生產經營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勞動防護用品,應該是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保障勞動者勞動安全的作用。同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勞動者掌握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規則,并在實踐中,監督、指導勞動者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使其真正發揮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2007-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沒收非法所得”是否包含沒收土地問題的答復
1990-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1999-12-20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