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條 請求國的引渡請求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提出。
【釋義】 本條是關于外國向我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應當向我國哪一個部門提出的規定。
國與國之間對犯罪分子進行的引渡活動,首先是由一國向另一國提出引渡請求開始的。因此在各國制定的引渡程序方面的法律和國家之間簽訂的有關引渡的條約中,一般都要規定請求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應當向被請求國哪個部門提出。在我國引渡法制定之前,主要是根據我國已批準的有關引渡的國際公約和條約辦理,對兩國之間沒有簽訂條約的一般是通過外交途徑進行聯系。對外國向我國提出引渡請求時,究竟應向我國哪個部門提出,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
制訂引渡法時,考慮到引渡事務不僅是國家之間的一種刑事司法合作,而且還涉及到國家之間相互關系,不宜由多個機關多頭聯系,而由一個機關統盤考慮、統一聯系為宜。外交部是代表國家處理外交事務的部門,由外交部聯系這方面事務比較合適。因此,本條明確規定請求國請求引渡,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提出引渡請求。
本條規定是在本法第四條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外國之間的引渡,通過外交途徑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為指定的進行引渡的聯系機關”的規定的基礎上作出具體規定。本條規定,“請求國的引渡請求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提出”,與第四條規定的精神相一致,進一步明確了外交部是我國進行引渡活動的聯系機關,外國向我國政府提出引渡請求的,應當向外交部提出。
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本法第四條第二款關于“引渡條約對聯系機關有特別規定的,依照條約規定”的規定,對我國與外國簽訂的引渡條約對引渡請求向哪個機關提出有特別規定的,應當按照條約的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
2019-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0-07-1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2010修訂)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200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