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 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有關規定,對請求國的引渡請求進行審查,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高級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本法和引渡條約關于引渡條件等有關規定審查引渡案件,以及審查引渡案件時合議庭組成方式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規定,引渡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級人民法院審查,作出符合引渡條件或者不引渡的裁定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對于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如何進行審查,以及應當采取什么方式進行審查,本條作出了明確規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主要有兩個依據,即本法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和引渡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
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首先要審查引渡請求是否符合引渡法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即本法第二章第一節的規定。對于符合引渡條件要求的或者不符合引渡條件要求的,應當根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作出裁定。在審查中,如果高級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請求國補充材料的,也可以根據本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通過外交部要求請求國補充材料。其次,高級人民法院要審查引渡請求是否同時符合引渡條約中關于引渡條件的規定。對于請求國的引渡請求,高級人民法院要審查該國是否與我國締結有雙邊引渡條約或者我國與該請求國共同參加了某引渡條約,或者我國與該請求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了載有引渡條款的其他條約。對于這些條約中,如果涉及引渡條件的規定,在審查中必須審查是否符合這些條件的規定。
二、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引渡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關于合議庭的組成方式問題上,引渡法規定了由三名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即審查引渡案件實行合議制。關于合議制的工作方式、人員配備等問題,除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等特殊情形外,應當按照法院對合議制的有關規定執行。三名審判員對引渡案件進行審查后進行評議并作出裁定。應當注意的是,如果三名審判員意見出現分歧,應當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裁定,但是少數人的意見應當寫入筆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一號
2013-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名單(吳雙戰、彭小楓、劉永治、劉鎮武、葛振峰、符廷貴的任命)
2010-02-26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一)
1988-04-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我國加入《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的決定
1997-07-03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1998年)
1998-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2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3-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1989-02-2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規則
1998-05-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反興奮劑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