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
為了切實加強對國有企業興辦各類企業的財務管理與監督,維護國有資產權益不受侵犯,我們制定了《國有企業興辦企業若干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有什么問題,請及時函告我部。
附件:國有企業興辦企業若干財務問題的暫行規定
一、為了適應國有企業調整結構和轉換經營機制的需要,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興辦各類企業沿著法制軌道健康發展,切實加強財務管理與監督,維護國有資產權益不受侵犯,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所稱國有企業興辦企業,是指國有企業用所擁有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通過無償劃撥、投資、出租、出借等方式興辦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包括興辦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等各類企業。
三、國有企業興辦企業,要從轉換經營機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出發,依法界定產權,堅持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原則。
四、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應在依法注冊登記之日起30日內,向同級主管財政機關(中央國有企業的同級財政機關為財政部駐當地財政監察專員辦事機構)提交設立批準證書、營業執照、章程等文件的復制件,并按經濟業務的性質和范圍執行《企業財務通則》和相應的行業企業財務制度,制定內部財務管理辦法,建立和完善成本、費用、收入核算與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五、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應在資產、機構、人員等方面與原國有企業劃清界限,實行財務脫鉤,徹底分離。
劃出的資產,原則上應實行有償轉讓。所有制性質不變并報經同級財政機關批準后實行無償調撥的,國有企業調出資產凈損失沖減資本公積金,興辦的企業調入資產凈收益增加資本公積金。屬于成建制無償調出調入的資產,在報經同級主管財政機關批準后,國有企業沖減國家資本金,興辦的企業增加國家資本金。
劃出機構的經費和劃出人員的工資、獎金、勞保、福利等方面的開支,應從劃出之日起全部由興辦的企業負擔。
六、國有企業將部分國有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商標等無形資產)投資、出租、出借給興辦的企業,應堅持投資回報和有償使用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財務處理。其中,采用投資、出租方式的,其資產的價值必須經法定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
采用投資方式的,應按其所占的投資比例分取利潤或分擔虧損。
采用出租方式的,應當簽訂租賃合同,按期收取租賃費。租賃費參照以下公式計算確定:年租賃費=(租賃資產年折舊額+租賃資產總額×興辦的企業總資產報酬率)÷(1-流轉稅稅率-流轉稅稅率×流轉稅附加率)。其中,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企業平均資產總額×100%,流轉稅附加率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城建稅稅率和教育費附加征收率之和。
采用出借方式的,應按期收取不低于同期銀行借款利息的占用費。出借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國有企業收取的占用費沖減財務費用,興辦的企業支付的占用費計入財務費用。
七、國有企業與興辦的企業之間發生的經濟業務往來,應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經濟業務往來收取價款、支付費用,進行財務處理。
國有企業向興辦的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應按國家規定進行評估確認,出售價格可以按評估價格,也可以按不低于同類同質資產價格作價。出售價款一般應在交付該項資產或簽訂合同時一次全部收取;分期收款的,應在交付該項資產或簽訂合同之日收取不低于全部價款的50%,收取最后一次價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國有企業向興辦的企業提供的產品,必須如實計價核算,作銷售處理,收取合理利潤(合理利潤可按企業向第三方出售同類產品的銷售利潤率計算)。提供的水、電以及其他勞務,一律按規定收費,提供的各項存貨,一律按質論價,收取價款,不得故意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或無償向興辦的企業提供勞務、存貨。
國有企業從興辦的企業購入產品或接受勞務,必須按規定進行計價核算,不得故意按高于市場價格的數額支付價款和費用。
國有企業委托興辦的企業經銷產品,要計算合理的產品銷售利潤率,只能按規定留給興辦的企業合理的購銷差價,不得故意壓低等級和撥交價格轉移銷售收入。
國有企業經銷興辦的企業委托代銷的產品,必須按規定收取合理的購銷差價。
國有企業與興辦的企業之間委托加工的業務,必須按規定計算、收取加工費用,相互之間不得用提高或壓低價格和費用的手段,非法轉移成本和利潤。
興辦的企業發生的各項借款,其還本付息的資金應當由興辦的企業支付,不得在國有企業開支。
八、國有企業興辦企業的所得稅的歸屬劃分。
中央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屬于全民所有制性質的,應納入中央預算管理,所得稅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屬于集體所有制性質的(不包括金融企業),所得稅上繳地方金庫;屬于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中外合資和中外合作企業的,所得稅的繳納辦法,分別按(92)財預字第102號《關于股份制試點企業所得稅有關預算管理問題規定的通知》、(94)財預字第9號《關于聯營企業繳納所得稅后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和(91)財預字第135號《關于開征“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后有關預算管理問題規定的通知》執行。
地方國有企業興辦的各類企業,所得稅上繳地方金庫。
九、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有關所得稅的減免優惠政策,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94)第001號《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執行。地方各級財稅部門不得再出臺新的優惠政策。
凡享受了按新辦企業減免所得稅優惠政策照顧的企業,以后不論其經營形式、項目等如何變化,一律不再按新辦企業給予減免所得稅照顧。
對于利用更換營業執照、變更企業名稱等手段騙取減免稅,興辦的企業與原國有企業之間經濟財務往來核算混亂,違反等價交換原則,非法轉移利潤偷逃應上繳國家稅利的,以及借股份制改造和中外合資(合作)之機,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一經發現,一律不再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已經享受的,除追繳已減免的稅款外,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予以處罰。
十、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如發生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實現利潤予以抵補,但抵補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五年抵補不足的,用稅后利潤等抵補。
十一、國有企業興辦的企業,屬于國有企業改組為股份制企業以及國有股權占25%(含25%)以上的股份制企業的,其會計報表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分戶單獨報財政部。屬于其他各類企業的,應按其財務隸屬關系,定期向主管財政機關等政府部門提供財務報告。
十二、國有企業在興辦企業過程中涉及到國有資產的轉移、估價和利潤分配等事項,應接受主管財政機關的監督,凡是違反本暫行規定的,主管財政機關在審查年終決算時,一律不予承認,并按有關財政財務法規予以處理。
十三、本暫行規定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十四、本暫行規定從發布之日起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11修訂)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三修改議定書》的決定
2011-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條例[失效]
1970-01-01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1959)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9修正)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2000修正)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
2010-06-0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8-1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抗旱工作的通知
2007-12-09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監督執法車輛管理的通知
2007-07-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的通知
2007-06-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電力體制改革工作小組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7-04-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2007年)
200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