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聽證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復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檢查暫行規定》已經審計署審計長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本序言旨在說明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依據、目標、體系、法律效力、適用范圍、制定與發布程序、修訂和解釋權等問題。
一、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依據與目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下簡稱《審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結合中國審計機關審計工作實踐,借鑒國際公認審計準則經驗,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
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目標是:
(一)全面落實《審計法》,推進依法治國,促進依法行政,實現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促使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按照統一的審計準則開展審計工作,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明確審計責任。
(三)促進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二、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體系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體系是中國審計法律規范體系的組成部分,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審計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是制定其他審計準則和審計指南的依據,是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時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是衡量審計質量的基本尺度。
(二)通用審計準則與專業審計準則。
通用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提交審計報告,評價審計事項,出具審計意見書,作出審計決定時,應當遵循的一般具體規范。
專業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不同行業的審計事項時,在遵循通用審計準則的基礎上,同時應當遵循的特殊具體規范。
(三)審計指南。是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提出的審計操作規程和方法,為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從事專門審計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導性意見。
三、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法律效力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是審計署依照《審計法》規定制定的部門規章,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時必須遵照執行。
(二)審計指南,是指導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的操作規程和方法,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參照執行,不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
四、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適用范圍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是審計署制定的規范全國審計機關依法審計的部門規章,適用于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的審計工作。其他審計組織承辦國家審計機關審計事項也應當遵守本準則。
五、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發布與修訂
審計署成立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制定審計準則的日常組織管理等工作。審計署有關司局及有關特派員辦事處、省(自治區、直轄市)審計廳(局)分別承擔審計準則的草擬工作,向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審計準則草稿。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審計機關的專家成立內部專家組,聘請審計機關以外的專家成立外部專家組,負責對審計準則的草稿進行討論及修改。討論、修改后的審計準則草稿經廣泛征求全國審計機關及社會有關方面意見后,由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修改、審核,報審計署審計長會議審定,由審計署批準發布施行。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由審計署修訂并解釋。
審計署令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聽證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復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檢查暫行規定》已經審計署審計長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頒布日期:20000128 實施日期:20000128 頒布單位:審計署
本序言旨在說明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依據、目標、體系、法律效力、適用范圍、制定與發布程序、修訂和解釋權等問題。
一、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依據與目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下簡稱《審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結合中國審計機關審計工作實踐,借鑒國際公認審計準則經驗,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
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目標是:
(一)全面落實《審計法》,推進依法治國,促進依法行政,實現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促使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按照統一的審計準則開展審計工作,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明確審計責任。
(三)促進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二、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體系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體系是中國審計法律規范體系的組成部分,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審計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是制定其他審計準則和審計指南的依據,是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時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是衡量審計質量的基本尺度。
(二)通用審計準則與專業審計準則。
通用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提交審計報告,評價審計事項,出具審計意見書,作出審計決定時,應當遵循的一般具體規范。
專業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不同行業的審計事項時,在遵循通用審計準則的基礎上,同時應當遵循的特殊具體規范。
(三)審計指南。是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提出的審計操作規程和方法,為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從事專門審計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導性意見。
三、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法律效力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是審計署依照《審計法》規定制定的部門規章,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時必須遵照執行。
(二)審計指南,是指導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的操作規程和方法,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參照執行,不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
四、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適用范圍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是審計署制定的規范全國審計機關依法審計的部門規章,適用于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的審計工作。其他審計組織承辦國家審計機關審計事項也應當遵守本準則。
五、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發布與修訂
審計署成立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制定審計準則的日常組織管理等工作。審計署有關司局及有關特派員辦事處、省(自治區、直轄市)審計廳(局)分別承擔審計準則的草擬工作,向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審計準則草稿。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審計機關的專家成立內部專家組,聘請審計機關以外的專家成立外部專家組,負責對審計準則的草稿進行討論及修改。討論、修改后的審計準則草稿經廣泛征求全國審計機關及社會有關方面意見后,由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修改、審核,報審計署審計長會議審定,由審計署批準發布施行。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由審計署修訂并解釋。
審計署令第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審計機關審計處理處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聽證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復議的規定》、《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檢查暫行規定》已經審計署審計長會議通過,現予發布施行。)
頒布日期:20000128 實施日期:20000128 頒布單位:審計署
本序言旨在說明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依據、目標、體系、法律效力、適用范圍、制定與發布程序、修訂和解釋權等問題。
一、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依據與目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以下簡稱《審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結合中國審計機關審計工作實踐,借鑒國際公認審計準則經驗,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
制定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目標是:
(一)全面落實《審計法》,推進依法治國,促進依法行政,實現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促使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按照統一的審計準則開展審計工作,規范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明確審計責任。
(三)促進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二、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體系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體系是中國審計法律規范體系的組成部分,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以下簡稱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審計指南三個層次組成。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是制定其他審計準則和審計指南的依據,是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總綱,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時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是衡量審計質量的基本尺度。
(二)通用審計準則與專業審計準則。
通用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在依法辦理審計事項,提交審計報告,評價審計事項,出具審計意見書,作出審計決定時,應當遵循的一般具體規范。
專業審計準則是依據國家審計基本準則制定的,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辦理不同行業的審計事項時,在遵循通用審計準則的基礎上,同時應當遵循的特殊具體規范。
(三)審計指南。是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提出的審計操作規程和方法,為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從事專門審計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導性意見。
三、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法律效力
(一)國家審計基本準則、通用審計準則和專業審計準則,是審計署依照《審計法》規定制定的部門規章,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審計工作時必須遵照執行。
(二)審計指南,是指導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的操作規程和方法,全國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應當參照執行,不具有行政規章的法律效力。
四、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適用范圍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是審計署制定的規范全國審計機關依法審計的部門規章,適用于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依法開展的審計工作。其他審計組織承辦國家審計機關審計事項也應當遵守本準則。
五、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的制定、發布與修訂
審計署成立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制定審計準則的日常組織管理等工作。審計署有關司局及有關特派員辦事處、省(自治區、直轄市)審計廳(局)分別承擔審計準則的草擬工作,向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審計準則草稿。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審計機關的專家成立內部專家組,聘請審計機關以外的專家成立外部專家組,負責對審計準則的草稿進行討論及修改。討論、修改后的審計準則草稿經廣泛征求全國審計機關及社會有關方面意見后,由審計準則體系構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修改、審核,報審計署審計長會議審定,由審計署批準發布施行。
中國國家審計準則由審計署修訂并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英雄烈士保護法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超過批準用地面積不大的新建房屋是否可以用罰款代替責令限期折除的答復
1991-10-04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2001修正)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2-03-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