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
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農業的土地,依法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規定。
●立法背景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憲法確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營體制。長期穩定和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雙層經營”包含了兩個經營層次,一是家庭分散經營層次,二是集體統一經營層次。
二十多年來的農村改革的實踐證明,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符合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使農戶獲得了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充分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實現了我國農業的巨大發展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繁榮,使廣大農民的生活從溫飽邁向小康。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符合農業生產的特點,可以使農戶根據市場需求和效益原則確定農業生產的品種和結構,使農民成為了獨立的市場主體。家庭承包經營是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一個經營層次,是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集體經營層次具有生產服務、組織協調和資產積累等功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好集體資產,協調好利益關系,組織好生產服務和集體資源開發,壯大經濟實力,特別是要增強服務功能,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困難。這種雙層經營體制,不僅適應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傳統農業,也能適應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生產手段的現代農業,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須長期堅持。
穩定完善雙層經營體制,關鍵是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系。土地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又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穩定土地承包關系,是引導農民珍惜土地,增加投入的需要;是保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需要;是保持農村穩定的需要。穩定:t地承包關系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決不能動搖。
●條文解讀
物權法作出“農村集體經擠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正是為了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
依法實行土地承包經營制度的農村土地,包括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的土地。其中既包括農民集體所有的農業用地,也包括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業用地。本條“用于農業的土地”,主要指耕地、林地和草地.還有一些其他用于農業的土地,如荒山、荒丘、荒溝、荒灘等“四荒地”。上述這些用于農業的土地中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與每一個農民利益最密切的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對此本法作了重點表述。其他農村土地如“四荒地”等則包含在本條規定的“其他用于農業的土地”之中。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擠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可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包括兩種承包方式.即家庭承包和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的承包。
農村土地承包一般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家庭承包方式是指,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每一個農戶家庭全體成員為一個生產經營單位,作為承包人與發包人建立承包關系,承包耕地、林地、草地等用于農業的土地。家庭承包中的承包人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發包人將土地發包給農戶經營時,應當按照每戶所有成員的人數來確定承包土地的份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按戶承包,按人分地”,也叫“人人有份”。由于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中均享有成員權,也由于農村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他們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每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不論年長年幼、是男是女都享有土地承包權。凡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應當人人有份的農村土地,尤其是耕地、林地、草地,都應當依法實行家庭承包。
有些用于農業的土地如果園,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做不到人人有份,只能由少數農戶來承包;對于“四荒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的不愿意承包,有的根據自己的能力承包的數量不同。這些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這些承包方式都是以自愿、公開、公正的原則進行承包的,能夠更合理地利用這些農村土地。
●相關規定
《憲法》第8條第1款,《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條、第12條、第18條,《農業法》第1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7修正)
2017-12-27教育法(2015年修正)
2015-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修訂)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決定
2011-12-31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1996-10-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兒童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市轄區土地審批權限問題的答復
1990-11-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
2017-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意見
2013-11-25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