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條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
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
【釋義】本條是對社會審計的有關事項作出規定。
社會審計監督是會計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監督具體表現為由注冊會計師對單位的會計事務進行檢查審核。這種審計關系的建立,一方面是由單位作為委托人,委托注冊會計師對其會計事務進行審查,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受托人,依照法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委托人的要求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在社會審計中有一種特定情況,不是取決于單位的決定,而是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其會計事務必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這種審計是強制性的和法定的。因此,接受這種審計的單位,有義務向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這是被審計單位的法定義務,也是保證強制審計得以有效進行的必要條件,如果被審計單位違背法律規定,不如實提供會計資料,或者所提供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等有關資料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弄虛作假的,則不但是為審計工作設置了障礙,增加了困難,而且還要承擔由此而產生的法律責任。所以,《會計法》在明確依法接受社會審計的同時,又明確了必須保證社會審計正常進行的條件和責任。
《會計法》作出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社會審計機構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的規定,這是在法律上禁止干涉社會審計機構正常地進行工作,更不允許向社會審計機構提出不合法的要求。規范社會審計機構行為的《注冊會計師法》中規定,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必須按照執業準則、規則確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出具報告時,不得有下列行為:(1)明知委托人對重要事項的財務會計處理與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而不予指明;(2)明知委托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直接損害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隱瞞或者作不實的報告;(3)明知委托人的財務會計處理會導致報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產生重大誤解而不予指明;(4)明知委托人的會計報表的重要事項有其他不實的內容而不予指明。按照《注冊會計師法》的這些規定,委托人要求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明顯是違法要求,必須予以禁止。何況委托人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提出這種違法要求,更值得置疑。要嚴防在社會審計過程中發生這種違法行為。對于這種違法要求,《注冊會計師法》中也有相關的規定,即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出具有關報告:(1)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實或者不當證明的;(2)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和文件的;(3)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報告不能對財務會計的重要事項作出正確表述的。根據上述的有關規定和分析,《會計法》對委托人以及其他人的違法要求作出禁止性規定是必要的,是維護會計監督不受干擾的法律保障。
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這是一項對社會審計進行監督的規定,也可以說是加強會計監督的措施。因為實施對監督者的監督,會使監督者提高工作質量,增強監督效力。財政部門是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對會計實施國家監督的法定部門,因此,對會計師事務所實施監督是必要的,《會計法》明確了這種監督關系。財政部門對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進行監督,是因為社會審計機構所進行的審計必須遵照一定的程序,執行一定的規則,以保證審計得以合法有序地進行,防止隨意性,保證審計的公正性和審計的質量。審計報告具有鑒證作用、保護作用、證明作用,對審計報告的內容應當嚴加監督,要求它是客觀的、公正的、實事求是的,雖然對審計報告的正確性、合法性,出具人要承擔責任,但是實行對其監督仍然不可缺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鵬,聯系電話13867400852(微信同號)浙江五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從事法律行業多年,法律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迄今代理的案件深受廣大當事人的認可,在公司法律顧問,股份改制,股權糾紛,婚姻繼承,合同糾紛,土地房產,刑事辯護等訴訟和非訴方面頗有建樹。? ????李鵬律師自執業以來,一直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服務理念,專注于做好每一個案件,盡最大限度維護每一個委托人的合法權益,贏得當事人的廣泛好評。? ????專業處理:公司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土地房產,民事侵權,刑事辯護,企業法律顧問,IPO,“新三板”等訴訟及非訴業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修正)
2013-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8-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安哥拉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2003)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決定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
2017-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集中力量深入開展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08-09-28國務院公告
2008-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
200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