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條 港口經營人違反本法第三十二條關于安全生產的規定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并對其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于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所謂“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避免發生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采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保證安全生產,是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在我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中,對生產經營單位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作了明確規定。港口經營人作為在港口從事服務經營的單位,也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關于安全生產方面的規定,認真履行有關安全生產義務。本法第32條專門作出規定,要求:港口經營人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有關港口安全作業規則的規定,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等規章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采取保障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確保安全生產。港口經營人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危險貨物事故應急預案、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旅客緊急疏散和救援預案以及預防自然災害的預案,保障組織實施。港口經營人不遵守上述要求,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港口安全作業規則的,根據本條規定,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二、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產法》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的綜合性法律。此外,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也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消防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在消防安全方面的義務及違反者的法律責任作出了規定;國務院制定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作了規定,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有關規定的行為規定了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產停業等形式的行政處罰,并對生產經營單位的有關人員給予處分等。
港口經營人違反《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有關安全生產的規定,根據本條的規定,港口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給予處罰。例如:港口經營人未按照規定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對有關人員未按照規定進行教育、培訓和考核的,按照《安全生產法》第82條的規定,應由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未經依法批準擅自生產、經營、儲存危險物品的,按照《安全生產法》第84條的規定,應由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生產經營單位違反有關危險物品管理的規定及進行危險作業未安排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按照《安全生產法》第85條的規定,應由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處以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港口經營人未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的,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58條的規定,應由有關部門責令立即或者限期改正,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港口經營人違反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的,也應由有關部門依據相關規定給予其處罰。
三、此外,根據本條規定,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港口安全作業規則,情節嚴重的,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吊銷許可證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授予證書的機關作出。因此本條規定,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由港口行政管理部門作出;其他依法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不能對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港口安全作業規則的港口經營人作出吊銷港口經營許可證的處罰。
同時,根據本條規定,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以及港口安全作業規則,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根據1994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勞動部聯合發布的《國有企業廠長(經理)獎懲辦法》的規定,對于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的行政處分包括:降職、撤職、辭退或解聘。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的規定,對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和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的職工的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七種。本條規定的處分對象是國有性質的港口經營人的主要負責人,處分的形式由決定機關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四、根據本條規定,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里所說的“構成犯罪”,主要是指刑法第135條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第136條規定的危險物品肇事罪、第139條的消防責任事故罪等犯罪。刑法第135條規定:“工廠、礦山、林場、建筑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經有關部門或者單位職工提出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36條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39條規定:“違反消防管理法規,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港口經營人違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且其行為符合刑法規定的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危險物品肇事罪、消防責任事故罪以及其他犯罪的構成要件,構成刑法中規定的某一形式的犯罪的,應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承擔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二號
2013-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2修正)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五)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岷縣漳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