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條 對因參加撲救火災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規關定給予醫療、撫恤。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因參加撲救火災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給予醫療、撫恤的規定。
本法第五條規定,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尤其是公安消防機構和各類專門、群眾消防組織的人員,積極參加火災撲救,聽從指揮,忠于職守,不怕犧牲,更是他們光榮的職責。為了鼓勵和保障公安消防機構、消防組織成員和廣大公民積極參加火災撲救活動,本法除在第七條規定對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或者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外,還在本條規定,對因參加撲救火災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醫療、撫恤。這里所說的“因參加撲救火災”,是指在撲救火災過程中,在執行撲救火災任務時受傷、致殘或者死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是指按照國家有關醫療保險、公費醫療、傷亡撫恤、烈士褒揚等法律法規中關于對因公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人員如何給予醫療、撫恤的各項規定。如1989年8月9日衛生部、財政部《公費醫療管理辦法》規定,凡享受公費醫療待遇的人員,其因公負傷、致殘的醫藥費用,用于治療公傷所必須的貴重、滋補藥品(含血液制品)的費用可以全部或部分在公費醫療經費中報銷。根據民政部的有關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警察因戰因公負傷致殘,應當予以評殘,評殘的條件與范圍、傷殘撫恤(保健)金標準、補辦評殘手續和傷殘撫恤關系轉移等,參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辦理;死亡性質的確定和撫恤金的計發標準,也參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執行。1988年7月18日國務院頒布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確定為:(一)革命烈士;(二)因公犧牲軍人;(三)病故軍人。現役軍人死亡,根據死亡性質和本人死亡時的工資收入,由民政部門發給其家屬一次性撫恤金,其家屬按照規定的條件享受定期撫恤金。現役軍人傷殘,根據傷殘性質確定為:(一)因戰致殘:(二)因公致殘;(三)因病致殘。革命傷殘軍人的傷殘等級,根據喪失勞動能力及影響生活能力的程度確定。因戰、因公致殘的傷殘等級,分為特等、一等、二等甲級、二等乙級、三等甲級、三等乙級。革命傷殘軍人享受傷殘撫恤金或者傷殘保健金。其中退出現役的特等、一等革命傷殘軍人,由國家供養終身。二等乙級以上(含二等乙級)革命傷殘軍人,享受公費醫療待遇。其他優撫對象也根據規定享受一定的優待。1980年國務院《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規定,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壯烈犧牲的人員,現役軍人經軍級以上政治機關批準,其他人員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革命烈士家屬的撫恤,按照作戰犧牲軍人家屬的有關撫恤規定辦理。此外,1987年1月19日國家經委、公安部、勞動人事部、財政部發布的《企業事業單位專職消防隊組織條例》規定,專職消防隊人員在業務訓練、滅火戰斗中受傷、致殘、死亡,應當按照本單位執行的有關勞動保險或傷亡撫恤規定辦理;壯烈犧牲符合《革命烈士褒揚條例》規定的革命烈士條件的,可以按規定的審批手續,申請批準為革命烈士。對于參加撲救火災受傷、致殘或者死亡的非國家職工,其醫療、撫恤待遇,由起火單位或者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如果起火單位對起火沒有責任的,或者確實無力承擔的,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規定辦理,在養傷期間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由起火單位或者當地人民政府給予生活保障。對撲救火災中死亡的人員,根據《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應當追認為烈士的,由有關部門辦理手續,撫恤其親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廢止部分法律的決定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經濟特區法規適用區域問題的解釋
1995-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在用于國際民用航空的機場發生的非法暴力行為以補充1971年9月23日訂于蒙特利爾的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的決定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
1979-11-29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醫療機構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管理辦法
2018-03-2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