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同意頒布
《中國工商銀行國家助學貸款試行辦法》的批復
(1999年8月17日 銀復[1999]174號)
中國工商銀行:
你行《關于報送〈中國工商銀行國家助學
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的函)《工銀函[1999182號)收悉。經(jīng)研究,同意你行制定的《中國工商銀行國家助學貸款試行辦法》,并請你行抓緊制定其他配套措施,完善有關制度,確保國家助學貸款工作順利進行。
特此批復。
中國工商銀行國家助學貸款試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支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幫助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中部分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貸款通則》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關于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規(guī)定(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國家助學貸款,是指由工商銀行向全日制高等學校中經(jīng)濟困難的本、專科在校學生發(fā)放的,用于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并由教育部門設立“助學貸款專戶資金”給予貼息的人民幣貸款。
第三條 國家助學貸款按貸款對象分為一般助學貸款和特困生貸款。一般助學貸款是指由借款人自己選擇擔保方式、提供符合規(guī)定擔保的人民幣貸款;特困生貸款是指對確實無法提供擔保、家庭經(jīng)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在經(jīng)學校提出建議并報
學生貸款管理中心特批后審核發(fā)放的人民幣貸款。
第四條 國家助學貸款按用途分為學費貸款和生活費貸款。學費貸款用于借款人向所在學校支付學費;生活費貸款用于借款人日常基本生活費用的開支。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借款人是指由教育部門確認的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全日制高等學校本、專科學生。貸款人是指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的工商銀行分支機構。
第六條 國家助學貸款屬于商業(yè)性貸款,納入正常的貸款管理。
第二章 貸款的條件
第七條 借款人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須由其法定監(jiān)護人書面同意);
(二)遵紀守法,品行良好;
(三)學習成績較好,能正常完成學業(yè);
(四)能提供符合貸款人要求的擔保;
(五)承諾向貸款人提供上學期間和就業(yè)以后的變動情況,以及擔保變化情況;
(六)在工商銀行開立活期儲蓄帳戶;
(七)貸款人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第三章 貸款的規(guī)模、期限、利率和限額
第八條 國家助學貸款實行總額控制,按照年度貼息總額推算出貸款控制總額。年度貼息總額由中央財政年度貼息總額和地方財政年度貼息總額兩部分組成。
對中央部委所屬院校的國家助學貸款,由全國助學貸款部際協(xié)調小組根據(jù)中央財政年度貼息總額推算制定年度貸款指導性計劃,并確定貸款控制總額。同時,工商銀行總行應根據(jù)各地院校的助學貸款申請額度等條件,將已定的貸款控制總額逐級分解下達至相關分行。
對地方院校的國家助學貸款,由各級國家助學貸款協(xié)調組織根據(jù)地方財政年度貼息總額推算制定年度貸款指導性計劃,并確定貸款控制額度。同時,工商銀行經(jīng)辦此項
貸款業(yè)務的分支行,要根據(jù)有關條件的要求,將已定的貸款控制額度逐級分解下達。
第九條 特困生貸款額度,由各級協(xié)調小組在制定年度貸款指導性計劃時確定,并納入國家助學貸款控制總額和管理范疇之中。
第十條 國家助學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借款人畢業(yè)后4年(根據(jù)實際學制相應確定貸款期限)。
第十一條 國家助學
貸款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法定貸款利率和國家有關利率政策執(zhí)行。
第十二條 國家
助學貸款利息的50%由財政貼息,其余50%由借款人負擔。其中貼息部分按季結息,根據(jù)工商銀行與教育主管部門(學生貸款管理中心)簽訂的管理協(xié)議規(guī)定的方式計收。借款人支付的部分實行“利隨本清”,歸還貸款本金的同時支付同期貸款利息。
第十三條 國家助學貸款中用于學費的金額最高不超過借款人所在學校的學費收取標準,用于生活費的金額最高不超過學校所在地區(qū)的基本生活費標準。
第四章 貸款的申請
第十四條 貸款人原則上每年集中一次受理國家助學貸款申請。借款人須在新學年開學前后10天內向學校的指定部門提出貸款申請。銀行不直接受理學生的貸款申請。
第十五條 借款人須如實、完整地填寫
國家助學貸款申請書、申請國家助學
貸款承諾書等貸款人要求的有關內容,并提供以下資料:
(一)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復印件;
(二)采用自然人保證擔保的,須提供保證人戶口簿、有效身份證件及復印件、工作單位、聯(lián)系方式、收入證明材料和同意為借款人擔保的證明;采用
企業(yè)法人保證擔保的,須提供保證人的企業(yè)法人
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及復印件、上年度和近期財務報表和同意為借款人擔保的證明;采用質押擔保的,須提供質物清單、質物;采用
抵押擔保的,須提供
抵押物清單和抵押物權屬證明等資料。
第十六條 借款人所在學校審核確認借款人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后,應將上述資料連同學校的審核意見一并送至辦理國家助學貸款的工商銀行分支機構審查。
第五章 貸款的擔保
第十七條 國家助學貸款的擔保方式可以是保證擔保、抵押擔保或質押擔保。
(一)借款人以保證擔保方式
申請貸款的,貸款發(fā)放前應由保證人與貸款人簽訂《國家助學貸款
保證合同》。保證人須是中國境內的自然人或法人。保證人是自然人的,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有正當?shù)墓ぷ骱头€(wěn)定的收入及充足的代償能力。保證人是企業(yè)法人的,應當具有持續(xù)的經(jīng)營收入和充足的償債能力。
(二)借款人以抵押擔保方式申請貸款的,抵押物應當是抵押人合法所有的房產(chǎn)。抵押人應在貸款發(fā)放前辦妥抵押登記及公證、保險等手續(xù),并與貸款人簽訂《國家助學貸款
抵押合同》。貸款人認為有必要的,還應進行公證。
(三)借款人以質押擔保方式申請貸款的,質物應當是出質人合法所有的、由工商銀行開具的本、外幣存單或憑證式國債。出質人應在貸款發(fā)放前與貸款人簽訂《國家助學貸款權利
質押合同》。質物可以是異地工商銀行簽發(fā)的本、外幣存單或憑證式國債,但在貸款發(fā)放前,借款人、出質人應協(xié)助貸款人辦理質押、核保手續(xù),核實無誤后,由出質人與貸款人簽訂《國家助學貸款權利質押合同》。
(四)借款人是特困生且無法提供擔保的,可經(jīng)學校及學生貸款管理中心特別批準申請?zhí)乩J款。學校、學生貸款管理中心與貸款人簽訂《國家助學貸款
合作協(xié)議》后,貸款人在特困生貸款控制總額內發(fā)放該項貸款。
第十八條 保證人喪失擔保能力或出現(xiàn)擔保能力不足時,借款人應及時通知貸款人,并提供新的擔保措施。
第十九條 抵押物、質物的評估、公證、保險、登記等費用由借款人承擔。
第六章 貸款的審查與發(fā)放
第二十條 貸款人收到學校送達的借款人申請資料后,應當審核該學校的貸款額度,并對借款人申請資料的真實性和完備性、
貸款擔保的
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調查核實。
第二十一條 國家助學貸款由經(jīng)辦機構負責初審,支行零售業(yè)務科科長復審,支行主管行長審批。
第二十二條 貸款人應在接到學校送達的借款人申請資料后20個工作日內(擔保為異地的,以收到異地工商銀行分支機構開具的辦妥擔保手續(xù)證明為準),將審查后同意
發(fā)放貸款的學生名單及金額通知借款人所在學校。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借款人辦理填寫借款
合同文本、借款憑證等有關手續(xù)。
第二十三條 貸款人收到學校送達的借款人辦妥的借款手續(xù),經(jīng)審核無誤后,根據(jù)貸款審批程序予以審批,對審批后的貸款,編制放款通知書,通知借款人所在學校。
第二十四條 國家助學貸款實行學生一次申請,銀行集中審批,按年(月)發(fā)放。若借款人中途要求停止貸款,可通過學校指定部門向貸款銀行申請中止貸款發(fā)放。遇特殊情況需追加貸款金額的,可另行申請辦理追加貸款及擔保手續(xù)。
第二十五條 學費貸款由貸款人按學年直接劃入借款人所在學校指定的帳戶;生活費貸款由貸款人每月10日前按月劃入借款人指定的活期儲蓄帳戶。生活費貸款原則上一年按10個月發(fā)放,每年2月份和8月份不發(fā)放。
第二十六條 借款人畢業(yè)前應當與貸款人辦理還款確認手續(xù),并根據(jù)貸款人的要求重新辦理擔保手續(xù)。貸款擔保方式是保證擔保的,如借款人已明確離校后去向,應向貸款人遞交其接受單位出具的《保證協(xié)助中國工商銀行按期催收國家助學貸款承諾書》,由接收單位負責協(xié)助按期催收貸款。如借款人不辦理確認手續(xù)或提交上述文件的,學校不得為其辦理畢業(yè)手續(xù)。
第七章 貸款的歸還
第二十七條 借貸雙方應在簽訂
借款合同時約定還款方式和還款時間。分次還款的順序應為先借款項先還,逐一排序,還款方式為按季分期還本付息。還款時間最遲在畢業(yè)后第1年開始。
第二十八條 學生所借貸款本息應當在畢業(yè)后4年內還清。借款人經(jīng)與貸款人協(xié)商后可以提前償還貸款本息,包括一次性和分期償還貸款本息。
第二十九條 借款人應在約定的還款日期前,將貸款本金及利息存入原開設的活期儲蓄帳戶內,貸款人于約定還款日主動從帳戶中扣收。如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償還貸款本息,貸款人應及時向借款人發(fā)出催收通知書,依法追究違約責任,并計收罰息。遇利率調整,貸款人應編制新的還款計劃書,并通知借款人。
第三十條 借款人畢業(yè)后,學校須將借款人的去向、變動情況、聯(lián)系地址等書面通報貸款人,借款人也應按照借款合同中的承諾,及時向貸款人通報變動后的單位、聯(lián)系地址、還款方式以及貸款擔保的變化情況。
第三十一條 借款人畢業(yè)后到異地工作的,可采取通過異地工商銀行分支機構匯款到貸款機構的方式歸還貸款;貸款人也可與借款人工作所在地工商銀行分支機構進行協(xié)商,辦理貸款轉移手續(xù)。
第三十二條 借款人有轉學、出國、退學、開除或死亡等情形時,貸款人應按借款合同的約定,提前收回貸款本息。
第三十三條 國家助學貸款不辦理展期,貸款到期后不能按時歸還的,逾期部分不再給予貼息。
第八章 貸款業(yè)務的協(xié)調管理
第三十四條 工商銀行總行負責與教育部學生貸款管理中心簽定助學貸款管理協(xié)議,制定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辦法,確定貸款控制總額,對分支機構辦理的國家助學貸款業(yè)務實施統(tǒng)一管理。
第三十五條 工商銀行經(jīng)辦助學貸款的分支機構應與當?shù)貙W生貸款管理中心和有關高等學校簽訂管理協(xié)議,制定有關操作辦法,組織貸款的發(fā)放與管理,包括控制貸款額度,審核學校提交的貸款申請,管理貼息資金專用帳戶,監(jiān)督管理貸款的審批與發(fā)放,委托學校提供貸款學生的變動情況和國家助學貸款的實際使用情況,負責收回貸款本息等。同時,向上級行報告有關信息和業(yè)務進展情況。
第九章 貸后管理
第三十六條 國家助學貸款發(fā)放后,貸款人應當與借款人所在學校和畢業(yè)后的工作單位加強聯(lián)系,掌握借款人和擔保人的動態(tài),并分別按借款人和所在學校建立管理臺帳,加強對國家助學貸款的管理,督促借款人按規(guī)定時間歸還貸款本息。
第三十七條 借款人有下列行為之一,貸款人可停止發(fā)放貸款,要求借款人和保證人償還貸款本息,或依法處分抵押物、質物,清償貸款本息:
(一)借款人未按合同規(guī)定的用途使用貸款的;
(二)借款人未按計劃償還貸款本息的;
(三)借款人有違法亂紀行為,受到校方行政處分或有關部門刑事處罰的;
(四)借款人中途輟學、退學、被學校開除或取消學籍的;
(五)學習成績差,無法完成學業(yè)的;
(六)出國留學或定居的;
(七)保證人喪失擔保能力,沒有及時通知貸款人,重新提供擔保措施的。
第三十八條 借款人蓄意逃廢銀行債務,不按承諾書的要求及時向學校和銀行提供工作變動情況和擔保人變化情況,致使貸款形成風險的,銀行應會同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其他有關部門采取債權保護措施,必要時可向社會公布,依法追償貸款。
第三十九條 國家助學貸款由一級分行、直屬分行按總行規(guī)定提取呆、壞帳準備金,并核銷呆、壞帳。
第十章 附則
第四十條 本辦法由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解釋和修改。一級分行、直屬分行可以制定實施細則,報總行備案。
第四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