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則
鐵路旅客運輸是整個鐵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黨的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總路線指引下,認真執行國家的方針和政策,將旅客和行李、包裹安全、迅速、準確、便利地運到目的地,為工農業生產,為國防建設和人民旅行的需要服務,為在本世紀內實現我國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服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的進程,鐵路旅客運輸工作,必須從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旅客乘車和行李、包裹運輸需要出發,加強運輸組織工作,挖掘運輸潛力,改善服務設備,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有文化、有禮貌地為旅客服務。
旅客運輸工作,是直接為人民服務的。 鐵路客運工作人員, 要認真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努力學習政治和技術業務,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本《規程》是根據黨的方針政策制定的,是組織旅客運輸的基本依據,除另有規定者外,國內所有營業線和臨管線上的旅客和行李、包裹運輸,均按本《規程》辦理。
第一章 旅客運輸
第1條 旅客運輸組織
旅客運輸組織工作,應從方便旅客出發,全面安排。 按照長短途列車分工,
換乘優先,保證重點的原則,合理地使用運輸能力,均衡地組織運輸。
第2條 車票的種類
車票分為三種(式樣見附件一----編者注:略,下同):
⒈ 客票,包括軟座、硬座、市郊(單程、定期)、簡易車、棚車客票;
⒉ 加快票,包括特別加快、普通加快票;
⒊ 臥鋪票,包括軟臥、硬臥票。
第3條 售票組織
車票是旅客乘車的憑證。旅客乘什么車買什么票。
車票由車站和市內售票所發售。 經鐵路局同意, 也可委托其他交通運輸部門代售客票。乘降所應設專人售票。
三等及其以上客流量較大的車站,應晝夜不間斷的售票,并積極辦理預售車票、電話訂票、送票和流動售票。較大城市的車站,應設市內售票所。
第4條 客票
車站應根據旅客指定的到站、座別、徑路發售客票。發售軟座客票時,不能超過旅客的換車站或本次列車的終點站。旅客在乘車區間中,一段乘坐硬座車,一段乘坐市郊車、簡易車、棚車時,全程發售硬座客票;其中一段乘坐軟座車時,另收軟座區間的軟、硬座票價差額。
在軟臥車有空余包房的條件下,車站可根據列車長的預報,發售軟座客票。始發站給中途站預留的包房, 可利用發售到最遠至預留站的軟座客票, 但涉及夜間(20點—7點)乘車時,不得超過三小時?p>
第5條 加快票
旅客買加快票,必須有軟座或硬座客票。發售不換車的加快票的到站,必須是所乘快車或特別快車的停車站。發售需要在中轉站換車的加快票的到站,必須是:
⒈ 有快車始發的車站;
⒉ 旅客僅在
北京、
上海、
沈陽站換乘的各次快車的停車站。
第6條 臥鋪票
旅客買臥鋪票,必須有軟座或硬座客票。乘坐快車時還應有加快票。身高不夠1米的小孩,單獨使用臥鋪時,只買臥鋪票。臥鋪票必須和客票的到站、座別相同。但中轉換車的旅客,臥鋪票只發售到換車站。發站給中途站預留的鋪位,如旅客的到站是預留站或預留站以近的車站時,可利用發售到最遠至預留站的臥鋪票。
買臥鋪票的旅客在中途站開始乘車時,應在買票時說明,售票員必須在臥鋪票背面注明××站上車,加蓋站名戳,并在臥鋪通知單(式樣見《客管》附件八—5)上注明。
持臥鋪票的旅客,提前乘坐其它列車到中途站時,應另行購買發站至中途站的車票。
第7條 小孩票
身高1米至1.3米的小孩乘車時, 應隨同大人購買座別相同的小孩客票、加快票,但不能超過大人的到站。 超過1.3米的小孩應買大人票。每一大人可免費攜帶身高不夠1米的小孩一名,超過一名時,超過的人數應買小孩票。
第8條 學生減價票
正規院校沒有工資收入的學生,家庭居住地和院校不在同一城市,憑附有加蓋院校公章的“減價優待證”(式樣見附件一)的學生證或小學校的書面證明,每年可買四次從院校到家或從家到院校所在地車站的半價硬座客票(以下簡稱學生票)。
學生從實習地點回家,或從家去實習地點,憑附有“減價優待證”的學生證和院校的書面證明,可買學生票。
學生回家或返校,徑路中有一段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經確認后,也可購買學生票。
應屆畢業生從院校回家,憑院校的書面證明,可買一次學生票。新生入學憑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可買一次從接到錄取通知地點至院校的學生票。
華僑學生和港澳學生,按照上述規定同樣辦理。華僑、港澳學生如要求在國內參觀、游覽或探親訪友時,憑縣以上教育機關證明,每年可買兩次學生票。
下列情況均不能購買學生票:
⒈ 學校所在地有供養學生的直系親屬一方(指父或母),另一方在外地,學生到外地探親時;
⒉ 學生因退學、休學、復學、轉學時;
⒊ 學生從學校到實習地點,或從實習地點回學校時。
第9條 殘廢軍人減價票
現役革命殘廢軍人,憑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總后勤部簽發的“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非現役革命殘廢軍人, 憑省、市、 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發的“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可購買半價軟、硬座客票、加快票和臥鋪票。但在“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上注明“殘廢消失,恢復健康,停止撫恤,留作紀念”的,不再發售半價票。
“革命殘廢軍人撫恤證”,僅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發的統一式樣(式樣見附件一)。
第10條 市郊客票
乘坐市郊列車的旅客,應購買市郊客票。
通勤職工和通學學生,可買市郊定期客票。購買市郊定期客票時,必須提交工作單位或學校的證明(注明乘車區間、姓名)和一張一寸最近半身脫帽照片。連續買票時,可憑上月、季度票辦理。但職工每年初,學生每學年初開始購買定期市郊票時,應另提交證明.
第11條 站臺票
進站接送旅客的人應購買站臺票(式樣見附件一)。站臺票當日使用一次有效。隨同大人進站身高不夠1米的小孩及特殊情況經車站同意進站的人員,可不買站臺票。未經車站同意無站臺票進站時,補收站臺票費并核收罰款。
遇有特殊情況,經站長同意,可停止發售站臺票。
第12條 團體旅客
三十人以上乘車日期、車次、到站、座別相同的旅客集體乘車時為團體旅客。應優先安排,填發代用票(式樣見附件一)。除持票本人外,另發給每人一張團體旅客證(式樣見附件一)并加蓋日期、車次戳,作為團體旅客的憑證,隨同代用票使用有效。對號入座時,注明座位號。團體旅客證的起止號,填寫在代用票的記事欄內。
第13條 車票有效期間的計算和延長
車票有效期間按下列規定計算:
⒈ 客票和加快票的有效期間,按乘車里程計算。300公里以內為二日,301公里以上每增加500公里增加一日,不足500公里的尾數也按一日計算。
⒉ 臥鋪票按指定的乘車日期和車次使用有效。
⒊ 市郊客票當日當次車有效。市郊定期客票從月、季初起至月、季末止有效。提前換購的市郊定期客票可提前使用。
⒋ 各種客票和加快票的有效期間,從指定乘車日起至有效期間最后一日的24點止計算。
⒌ 改簽后的客票、加快票提前乘車時,有效期間應從實際乘車日起計算;改晚乘車時,按原票指定乘車日起計算。
因列車滿員、晚點不能按客票、 加快票有效期間到達到站時, 車站可適當延長客票
(市郊客票除外)、加快票的有效期間,延長日數從客票有效期間終了的次日起計算。
旅客因病,在客票、加快票有效期間內提出醫療證明或經車站證實時,可按實際醫療日數延長,但最多不得超過十天, 恢復旅行時仍按原票乘余有效期間計算
。 臥鋪票不能延長,可辦理退票手續。同行人同樣辦理。
車站在辦理延長有效期間手續時,應在客票和行李票上注明“因××延長有效期××日”并加蓋站名戳。
第14條 乘車條件
旅客應按車票票面指定的乘車日期、車次、座別和鋪別乘車。
旅客可按車票票面指定的乘車日期、車次在中途停車站上車,但未乘區間的車票票價不退。也可在中途停車站下車(市郊票除外),并可在客票有效期間內恢復旅行。但中途下車后,臥鋪票即行失效。
旅客在乘車途中客票、加快票的有效期終了,要求繼續乘車時,應自有效期終了站或最近前方停車站起,另行補票,核收手續費。旅客持用的市郊定期客票的有效期間,在乘車途中終了時,可按有效使用至到站。
為了維護臥車的正常秩序, 每個臥鋪只能由持票本人使用。 大人帶小孩或小孩和小孩,可共用一個臥鋪。
持有臥鋪票的旅客,在開車一小時以后還不到臥車時,列車長可將該臥鋪另行出售。持原票旅客再來臥車時,列車長編制客運記錄(式樣見附件一)交給旅客,到站憑原票和客運記錄退還臥鋪票價,核收臥鋪退票費。
在沒有市郊列車運行的區段, 或市郊列車不能滿足需要時, 對持有市郊定期票的旅客,鐵路局可指定乘坐普通旅客列車。但涉及有關鐵路局時,應事先通知。
第15條 車票簽證
旅客如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和車次乘車時,在不延長客票、加快票有效期間和列車有能力的條件下,可辦理一次提前或改晚乘車手續。辦理改晚乘車手續時,最遲不超過開車后二小時。團體旅客必須在開車六小時以前辦理改簽。臥鋪票不辦理改簽。
旅客在中轉站換車和中途下車恢復旅行時 , 不論乘坐直通或管內列車都應辦理簽證手續。但中轉換乘管內慢車,接續時間不足30分鐘時,是否簽證由各鐵路局自定。
為了方便旅客辦理簽證手續,各中轉站應積極開辦站臺簽證、上車簽證、委托列車簽證等業務。列車上簽證時,核收簽證費并發給簽證費收據(式樣見附件一)。
第16條 檢票、驗票和收票
為了維護秩序,保證旅客安全,旅客購票后上車時,必須經檢票口進站。車站對進站人員持用的車票、 站臺票經確認后加剪(市郊定期票、臥鋪票不剪)。 對出站人員的車票、站臺票和團體旅客證應收回,但在中途下車和換車旅客的客票、加快票不加剪也不收回。誤撕車票時,應換發代用票。旅客要報銷時,卡片式客票應把右端發到站名撕下,將有日期、票價的一端交給旅客;代用票、區段票(式樣見附件一)應撕角后交給旅客。學生票不給報銷憑證。
列車的檢票工作應由列車長親自執行,并按規定及時檢驗車票,必要時列車員也可在車內和車門口驗票。乘坐臥車旅客的車票,由列車員代為保管,下車前交還。旅客在乘降所下車時,列車員應收回車票,交前方營業站。
對于持用減價票和鐵路簽發的各種乘車證的旅客,檢票時應對照減價憑證和規定的相應證件。
第17條 退票
旅客要求退票時,按下列規定辦理:
⒈ 在發站,列車開車前,退還全部車票票價,核收退票費(包括預訂的車票)。特殊情況,也可在開車后二小時以內辦理。團體旅客必須在開車六小時以前辦理。
⒉ 因病(包括同行人),在客票有效期間內,有醫療單位證明或經車站證實時,在發站退還全部車票票價,在中途站退還已收票價同已乘區間車票票價的差額。均核收退票費。
⒊ 市郊定期客票,憑單位證明,在發售站辦理退票。月、季票未使用前,退還全部票 價;季度票使用后,退還已收票價同已使用月份票價的差額。均核收退票費。月票開始使用后不退。
⒋ 中途站不能退票。但有特殊情況,在客票、加快票有效期間內能到達到站時,提出證明,經車站同意,退還已收票價同已乘區間的票價差額,核收退票費。臥鋪票不退。
⒌ 持有加快票的旅客,在換車站因鐵路責任24小時內不能換乘接續快車時,換車站應退還已收加快票價同已乘區間加快票價的差額。不收退票費。
⒍ 旅客要求退還帶有(行)(車)戳的客票時,應先辦理行李、自行車變更手續。
⒎ 由于旅客原因,要求退還車票票價時,核收退票費,已乘區間不足起碼里程時,按起碼里程計算。因鐵路責任退還車票票價時,不收退票費,已乘區間不足起碼里程時,退還全部票價。
⒏ 退還“客快臥聯合票”、“客快聯合票”中一至二種票時,應換發代用票。退票費按第44條規定辦理。
第18條 不符合乘車條件的處理
對于下列不符合乘車條件乘車的旅客,除按以下規定辦理外,并按第44條規定核收手續費和罰款:
⒈ 旅客無票或持用失效車票乘車時, 應補收自乘車站(不能判定時, 從列車始發站)起至旅客到站止的票價。
⒉ 持用偽造或涂改的車票乘車時,除按第1項辦理外,并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⒊ 持用過期、借用、涂改的市郊定期客票乘車時,從有效期終了的次日(借用或涂改的從有效期開始日)起至發現日止,按票面記載區間每日往返各一次,補收所乘列車的票 價,收回原票,并通知其單位。
⒋ 持市郊客票乘坐非指定列車時,應另補收所乘列車的票價。
⒌ 旅客使用減價票,沒有減價憑證或不符合減價條件時,補收正當票價與減價票價的差額。
⒍ 持有客票無加快票乘坐快車、特別快車或持普通加快票乘坐特別快車時,補收所乘快車的加快票價或普通加快票價與特別加快票價的差額。
⒎ 持站臺票送客的人不能上車。如已經上車并在開車后20分鐘仍不聲明時,應補收所乘區間票價。
對于下列不符合乘車條件乘車的旅客,按以下規定辦理,并核收手續費:
⒈ 確因時間倉促來不及買票,經車站發給補票證(式樣見附件一)或列車同意上車補票的旅客,補收票價。
⒉ 應買票而未買票的小孩,應補收小孩票價;超過1.3米持用小孩票乘車
時,應補收小孩票價與大人票價的差額。
⒊ 旅客持有客票無加快票乘坐快車、特別快車或持普通加快票乘坐特別快車時,經車站或列車同意上車的,只補收所乘快車的加快票價或普通加快票價與特別加快票價的差額。
⒋ 發現未經車站剪口和應簽證而未簽證的車票,應補剪、補簽。如系提前乘車,還應在車票背面注明乘車日期、車次,并加蓋列車長名章,作為計算車票有效期間的依據。
⒌ 持站臺票送客的人,已經上車來不及下車并向列車乘務員聲明時,補收所乘區間的票價。
無錢和拒絕補票的旅客,列車應編制客運記錄,交縣、市所在地或三等及其以上的車站處理(旅客的到站近于上述移交站時,應交到站處理)。車站對列車移交和本站發現的上述旅客,應通知其單位,追補應收的票價、罰款和手續費。
第19條 丟失車票的處理
旅客在乘車前丟失車票,應另行買票。在乘車中丟失車票,應從發現丟失車票的車站(如不能判明丟失站時,從最近后方站)起補收票價,核收手續費。車站、列車都應填發代用票。不能判明是丟失車票時,按無票旅客處理。
旅客買票或補票后又找到原票時,列車長應編制記錄交旅客,連同原票和代用票,在出站前向到站要求退還代用票記載的票價。核收退票費。
第20條 誤售、 誤購、 誤乘的處理
由于站名相似、口音不同,發生誤售、誤購車票時,按下列規定補收或退還已收票價與正當到站票價的差額:
⒈ 在發站,換發新票。
⒉ 在中途站、原票到站或列車內,應補收票價時,收回原票,換發代用票;應退還票價時,編制客運記錄,連同原票交給旅客,作為乘車至正當到站退還票價差額的憑證。
旅客誤乘列車或坐過了站時,列車長應編制客運記錄交前方停車站,車站應在客票背面注明“誤乘”,并加蓋站名戳,指定最近列車免費送回。誤售、誤購、誤乘或坐過了站的旅客,在免費送回的區間,不得中途下車。如中途下車時,對往返乘車區間分別補收票價,核收一次手續費和罰款。
由于誤售、誤購、誤乘,原票有效期間不能到達正當到站時,應根據折返站至正當到站間的里程,重新計算車票有效日期。
第21條 變更座別、鋪別
因鐵路責任,使旅客變更座別、鋪別時,所發生的票價差額,應補收的不補收;應退款時,由列車長編制客運記錄,到站退款,不收退票費。票價不足起碼里程時,退還全部票價。
旅客要求變更座別、鋪別時,由票價高的變更為票價低的不辦理。由票價低的變更票價高的,應換發代用票,補收變更區間的票價差額,核收手續費,不足起碼里程時,按起碼里程計算。持用軟座票要求改用硬臥時,列車長應補收變更區間的票價差額(產生退款時不退還),核收手續費。
第22條 變更徑路
旅客在中途站或列車內,可要求變更一次徑路,但變徑時必須在到達分歧站以前提出聲明,并在原客票有效期間內,能到達原到站時才能辦理。 辦理時收回原
票, 換發代用票,補收或退還從分歧站起算的新舊徑路里程差額的票價,核收手
續費。退還票價時在代用票記事欄內注明“由到站退款”。到站退款時,收回代用票,填寫“退票報銷憑證”(式樣見附件一),交旅客作為報銷依據。車站辦理補收票價時,可使用變徑專用票(式樣見附件一),交旅客作為報銷依據。車站辦理補收票價時,可使用變徑專用票(式樣見附件一)。
持加快票的旅客,變徑后新徑路沒有快車時,退還已收加快票價同已乘區間加快票價的差額。
變更徑路,兩個徑路票價相同時,可在原票背面注明“變更經由××站”,加蓋站名戳或列車長名章,憑原票乘車。
變徑后的客票有效期間,從分歧站起按新里程重新計算。
第23條 越站和分乘
旅客在原票到站前要求越站乘車時,在本列車有能力的條件下給予辦理。補收越站區間的票價,核收手續費。但最遠不能超過本列車的終點站。
二人以上的旅客使用一張代用票,要求分開乘車時,應收回原票,換發代用票,辦理分乘,按分乘票數核收手續費。
第24條 旅客攜帶品范圍及超過范圍的處理
旅客攜帶品免費重量,大人20公斤, 小孩(包括免費小孩)10公斤, 外交人員35公斤。攜帶品的長度和體積要適于放在行李架上或座位下邊,并不妨礙其他旅客乘坐和通行。
為了維護國家法令,保證旅客生命財產的安全,凡是政府(中央、省、直轄市、自治區)限制運輸物品、危險品、妨礙公共衛生物品、動物、以及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都不能帶入車內。但在保證安全和衛生的條件下,可攜帶下列物品:
⒈ 安全火柴50小盒,殺蟲劑、煤油、藥用酒精、調合漆各1公斤,打火機用汽油50毫升。
⒉ 軍人、民兵、公安人員和獵人隨身佩帶的槍支、子彈和手榴彈。
⒊ 電影放映、拍攝人員攜帶的有金屬包裝的安全膠片600米。
4 初生雛20只。
對超過免費重量的物品,在發站應辦理托運手續,并比照行李隨旅客所乘列車裝運;在列車上原則不補,交旅客的中轉站或到站補收。補收運費時,對攜帶運價不同的幾件物品,應盡先扣除計費高的物品為免費重量,其余超重部分,根據品名補收運費。填寫客運運價雜費收據(式樣見附件一)。
發現危險品和政府限制運輸的物品,應按該件全部重量加倍核收三類包裹運費。危險品交最近前方停車站處理,必要時交有關單位處理。
第25條 攜帶品暫存
為了方便旅客,三等及其以上客流量較大的車站均需設有旅客攜帶品暫存處,其他車站由服務處或行包辦理處兼辦攜帶品暫存業務。 核收暫存費, 填寫暫存票(式樣見附件一)。
攜帶品存放范圍,以允許旅客隨身攜帶的物品范圍為限。但貴重物品,重要文件,骨灰,尖端、精密產品,易腐物品和各種動物等,不予存放。
攜帶品暫存范圍和暫存處的工作時間、 收費方法等, 應在暫存處的明顯處所公告旅客。
第26條 攜帶品的搬運
鐵路局應指定一些較大的車站,配備搬運員,在廣場、侯車室、站臺搬運上下車旅客的隨身攜帶物品,核收搬運費,發給搬運費收據(式樣見附件一)。
第27條 遺失物品的處理
對于旅客遺失的物品,應千方百計地設法歸還原主。如旅客已經下車,應編制客運記錄,注明品名、件數,轉交旅客下車站,不能判明時,移交當次列車的終點站。
主要客運站應設立遺失物品招領處。對旅客遺失物品,必須加強管理,健全制度,定期查點,妥善保管。向查找站轉送時,內附清單(一件整體物品除外),物品加封,填寫客運記錄和行李、包裹交接證,交列車行李員轉送(危險品和政府限制運輸的物品不辦理轉送)。物品重量超過5公斤時,到站應按品名補收正當運費。
第二章 行李、包裹運輸
第28條 行李、包裹運輸組織
行李、包裹運輸組織工作,應按照先行李后包裹,先中轉后始發和長短途列車分工的原則組織運輸。
行李應隨旅客所乘列車裝運或提前裝運;包裹應盡量以直達列車裝運,減少中轉。
對搶險救災物資、急救藥品、零星急需支農物資,應優先安排。
第29條 行李的范圍
下列物品可按行李辦理:
⒈ 旅客的被褥、衣服、個人閱讀的書籍和旅行必需品;
⒉ 持有搬家、調轉證明的家庭用具、生活用糧、自行車和不帶汽油的單人摩托車;
⒊ 殘廢人用車和小孩車(每張客票各一輛);
⒋ 持有證明的文藝團體演出用的服裝、道具。
在行李中不能夾帶貨幣、證券、珍貴文物、金銀珠寶、手表、照像機等貴重品,檔案材料和危險品。
第30條 包裹的范圍
包裹分為三類:
一類包裹:自發刊日起十天以內的報紙和三十天以內的雜志;政府布告、標語;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以及中央軍委和各大軍區、省軍區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宣傳用的非賣品;新聞圖片、電影廣告。
二類包裹:標準偉人像,書籍,電影片、幻燈片、唱片,錄音帶、錄像帶,放映機、幻燈機、電視機、電唱機、收音機、錄像機、錄音機、攝影機及其附屬品和電影放映隊用的不帶汽油的發電機。
鮮和凍的魚介類,肉類、腸衣,蔬菜類,乳類,生蛋類,瓜果類,蠶種,魚苗,科研用的小動物,供公共觀賞用的動物(毒蛇、獅、熊、虎、豹、狼等猛獸除外),家禽、野禽,警犬、獵犬和每頭不超過20公斤的小家畜,秧苗、果樹苗、果樹接穗。
三類包裹:搶險救災物資,急救藥品,零星急需支農物資和軍用物資,急需少量的尖端、精密產品,重要文件,貴重品,疫苗, 憑客票托運的自行車, 不帶汽油的單人摩托車,沒有客票的行李以及經車站同意的同一品名、到站每批不超過五件的其他零星急需物品。
危險品(另有規定者除外),靈柩、尸體、尸骨、骨灰、棺槨,燃料,車輛類以及易于損壞、污染車輛和其他行李,包裹的物品;《危規》中規定可按普通貨物運輸的物品和不能確認性能的化工產品都不能按包裹辦理。
鐵路局可規定管內旅客列車包裹的運輸范圍。
第31條 行李、包裹的托運
旅客憑客票(市郊定期客票除外),在乘車區間內可托運行李和一輛按三類包裹計費的自行車。每張客票托運行李不能超過兩次;殘廢人用車不限次數。
一個城市有兩個以上車站時,包裹的發、到站應是裝運該包裹列車的始發、終到或經過的停車站。托運包裹時,應該車站指定的日期辦理手續。
托運下列包裹時,發貨人應提出有關單位的運輸證明:
⒈ 貴重品、重要文件和尖端精密產品;
⒉ 政府法令限制運輸的物品;
⒊ 無線電收、發報機,軍用物品;
⒋ 按一類包裹辦理的政治宣傳用的非賣品;
⒌ 供公共觀賞用的動物。
承運同一到站(列車終點站除外)的直通包裹,每一發貨單位,不能超過一批,每批不能超過20件。行李、包裹每件最大重量不能超過80公斤,長度和體積以適于裝入行李車為限, 但最小體積不能少于0.01立方米。遇特殊情況超過80公斤時,由客調批準。跨局時與有關鐵路局協商后辦理。
第32條 包裝和貨簽
行李、包裹的包裝,必須完整、牢固、捆綁結實、適合運輸、保證安全。凡不符合下列條件時,車站應拒絕承運:
⒈ 能加鎖的箱類、旅行袋、手提包必須加鎖;
⒉ 兩件以上的物品不能捆為一件;
⒊ 包裝外部不能附插其他物品;
⒋ 繩索必須捆綁牢固,不會松散;
⒌ 易碎品、流質物品必須用堅固容器包裝,內部必須有嚴密襯墊,并在明顯處貼上“怕壓”、“易碎”、“小心輕放”、“勿倒置”等標志(式樣見附件一);
⒍ 畜類、禽類等動物必須裝入牢固的筐籠內,糞便不致外漏;
⒎ 易燃膠片必須用金屬容器包裝;安全膠片必須用木箱包裝;
⒏ 包裝上應寫上(縫上、貼上)發到站、發收貨人詳細單位、姓名、地址。
行李、包裹每件的兩端應各拴掛一個鐵路貨簽(式樣見附件一)。貨簽上的行包票號欄,必須打印號碼,不準用筆填寫,也不準寫代號。其他各欄應逐項填寫,字跡清楚,不得省略。
承運后交付前包裝破損、松散時,車站應負責及時整修,并在行李,包裹運輸報單上注明“××站修補”,加蓋站名戳。費用由鐵路負擔,用站進款墊付。
第33條 承運和裝卸
車站對托運的行李、包裹,要確認品名、件數、包裝、到站和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認為符合運輸條件時、即可辦理承運手續。
旅客和發貨人托運行李或包裹時,應先填寫行李、包裹托運單(式樣見附件一)。
承運行李時,每次都應在客票背面加蓋(行)戳。承運自行車時,加蓋(車)戳。
承運電視機時,應向發貨人說明并在包裹票記事欄內注明“包裝完好,內部破損,鐵路免責”。
行李、包裹票(式樣見附件一)必須逐項填寫,使用規定文字,不得了草,加蓋規定名章(字跡清楚),不準簽字代替。發、收貨人的單位,姓名、住址、電話號碼,由旅客、發貨人自己寫在行李、包裹托運單上,然后由車站行李員撕下,分別粘貼在行李、包裹票的相應欄內。
行李、包裹的裝卸, 除帶運包裹由旅客自行裝卸外, 從行李房收貨地點至裝上行李車,以及從行李車卸下至規定交付地點,都由鐵路負責,不向旅客另行收費。
第34條 包裹的押運和帶運
托運貴重物品,重要文件,尖端、精密產品,魚苗,蠶種和途中需要飼養的各種動物等,應派人押運。電視機也可派人押運。押運人應購買車票,列車行李員對押運人應進行登記,并向其講解有關安全等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