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規范高強超聲聚焦治療器械的監督管理,促進該產品的健康發展,2002年12月10-11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牽頭,邀請臨床、工程方面的專家和有關制造商參加,在北京召開了關于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的專題研討會。經過與會代表研究和充分的討論,制訂了《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管理分項規定》、《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產品標準中必須包括的技術要求》、《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使用說明書必須包括的內容》和《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4項技術要求,并廣泛征求了意見,現將該4項技術要求印發你們,請相關單位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1.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管理分項規定
2.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產品標準必須包括的技術要求
3.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使用說明書必須包括的內容
4.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00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件1: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管理分項規定
本管理分項規定適用于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的臨床研究。
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將超聲波聚焦于人體內靶區,其生成的熱能使焦點處人體局部組織凝固壞死,通過多點掃描覆蓋病變區域,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作為新型醫療器械,其臨床試用的方式為臨床研究。應遵守《醫療器械產品臨床試用暫行規定》(國藥器監字〔1996〕第70號)。 其具體要求如下:
一、臨床研究的目的在于評價該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是否符合預期安全性設想和預期醫療效果(價值)。而政府主管部門把臨床研究評價作為決定該醫療器械能否進入市場的重要客觀依據之一。
二、醫療器械進入臨床研究的前提條件是:
(一)該產品企業標準已經審查并經標準化主管部門復核;
(二)該產品的型式試驗已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其承檢范圍包括該專業的檢驗中心完成,并有肯定結論。
在進入臨床研究單位前,應先進行實驗室試驗和動物試驗,即非臨床試驗。在獲得相關的可靠的安全數據基礎上,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進入臨床研究。
三、臨床研究是指醫療器械產品在進入市場前,由政府認可的相應的醫療機構,按一定的時間和案例數量要求,對該產品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性進行研究的活動。
四、臨床研究單位由申報單位提出,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司認可后,方可進行臨床研究。
五、臨床研究者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與研究器械類型相適應的醫務技術人員(包括技術職稱、資歷、經歷);
(二)已開展與研究器械類型相關的醫療技術業務。
六、臨床研究者的權利和義務
(一)接受制造廠家的培訓,獲得制造廠家頒發的本設備上崗證;
(二)與委托人協商制定臨床研究方案;
(三)向所在醫院的學術委員會(或臨床研究管理部門)提出臨床研究方案;
(四)向委托人及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通報研究中出現的副作用、事故情況;
(五)在緊急情況下,做出臨床判斷,保護病人利益。如必須偏離研究方案,則事后應向學術委員會及委托人報告;
(六)提出臨床研究報告,并對報告的正確性、清晰性及可靠性負主要法律責任;
(七)患者知情書。 應如實向病人或其監護人說明其臨床機理和可能發生的負面影響。病人或監護人簽字同意后方可實施。
七、臨床研究委托人的權利和義務:
(一)選擇合乎要求和具有資格的臨床研究人;
(二)向臨床研究人提供《臨床研究須知》;
(三)協商臨床研究方案;
(四)提供性能穩定的供研究的醫療器械;
(五)對臨床研究人進行培訓,必要時進行操作示范;
(六)如實記錄研究器械的副作用事故,并與研究人分析原因,向醫療器械行政監督部門報告。
八、《臨床研究須知》是臨床研究委托人向臨床研究者提供的有關資料的匯總,應包括:
(一)有關該器械的文獻摘要;
(二)該器械概述;
(三)該器械功能原理說明、使用要求說明、安裝要求說明;
(四)該器械的臨床性能指標;
(五)有關該器械的安全性數據(電氣安全性、機械安全性、結構安全性及生物安全性)以及已采取的安全性措施;
(六)該器械的全性能測試報告。
九、臨床研究方案是闡明研究目的、風險分析、總體設計、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等內容的重要文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臨床研究的項目內容;
(二)臨床研究背景;
(三)臨床研究人和其他參加者姓名、資歷和任職部門;
(四)總體設計,包括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分析;
(五)臨床研究持續時間及其確定的理由;
(六)選擇對象范圍、對象數量及選擇的理由;
(七)臨床性能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以及統計處理方法;
(八)副作用預測及事前應采取的措施。
十、臨床研究方案由臨床研究人和臨床研究委托人協商制定后,需接受臨床研究人所在醫院學術委員會或臨床研究的管理部門審查,在審查時,臨床研究人應著重說明:
(一)項目科學價值的評價;
(二)可能影響病人健康狀況的概述;
(三)可能產生的危害、推薦的防范方法和輔助工具的評價;
(四)對副作用的預見及評估;
(五)臨床研究的監督方法,以及臨床研究人的資格和經驗;
(六)推薦的協議程序及說明;
(七)可能涉及的保密問題。
十一、臨床研究方案經學術委員會審查通過后,研究人和委托人應簽署臨床研究協議。
十二、臨床研究期:
研究期最短為1年, 最少病例為100例, 參與研究的產品數量為2臺。
十三、臨床研究報告應包括:
(一)研究的病種、病例總數和病例的性別、年齡、分組分析;
(二)對照組設置和所采用的統計方法及評價方法、評價標準;
(三)臨床研究數據分析;
(四)臨床研究效果分析, 應采用本規定所附的“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
(五)臨床研究結論;
(六)機理研究結論;
(七)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
十四、企業申請產品注冊時,應提供:
2個以上臨床單位出具的臨床研究報告,臨床研究報告應由臨床研究人簽名,并應有所在醫院臨床研究的主管部門批語蓋章;
臨床研究方案(副本);
臨床研究協議(副本);
在專家評審會上向評審專家出示患者知情書副本。
相關內容見:
附件二: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產品標準必須包括的技術要求
附件三: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使用說明書必須包括的內容
附件四: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
附件2: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產品標準必須包括的技術要求
1.治療頭焦域最大聲強值不小于500W/cm2,采用相關標準測量方法 .
2.聲場旁瓣幅度比主瓣幅度低-8dB以上。
3.超聲頻率確定為0.5MHz-5MHz.
4.聲焦域橫截面積以聲壓下降-6dB為界。
5.B超設備應不低于國標GB 10152-1997附錄B規定的B檔以上數字B超。
附件3: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使用說明書必須包括的內容
1.高強超聲聚焦的作用:
應強調腫瘤綜合性治療的重要性,高強超聲聚焦是綜合性治療手段之一。
根據腫瘤的分期決定高強超聲聚焦是根治還是姑息治療。高強超聲聚焦主要作用是使靶區覆蓋并有凝固性壞死為代表的改變。此外,高強超聲聚焦在降低強度后,可作為放療、化療增敏的熱療設備。
2.適應癥:
適用于有足夠超聲通道,機載超聲可以測出的靶區。(胃、腎等腹腔腫瘤及子宮肌瘤有待充分的臨床研究)。如
四肢,軀干的骨和軟組織的腫瘤;
肝臟腫瘤,要求肝臟減少移動及無肋骨障礙;
乳腺腫瘤(建議選擇適應癥,并進行綜合治療);
3.禁忌癥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能進行高強超聲聚焦治療:
含氣的空腔臟器;
中樞神經系統;
皮膚破潰或有感染;
放療45GY以上的皮膚;
超聲治療的通道有腔靜脈系統栓子;
重要的臟器功能衰竭或生存期估計在3個月之內的患者;
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有明確出血傾向的患者。
4.操作方法及程序
4.1 術前檢查:超聲通道適宜治療要求,消除強反射界面。設備運轉情況。如果使用脫氣水,則應有明確指標要求。進行皮膚準備。檢查治療同意書。
4.2 定位、固定治療體位及監控方法
4.2.1 綜合影像學結果確定靶區。
4.2.2 在超聲指引下參考影像學結果,勾劃靶區。
4.2.3 在超聲指引下實施治療,監控靶區范圍的覆蓋,灰階改變及治療區反應,靶運動軌跡及范圍,給予的劑量及劑量調節。各制造廠商應制定自己設備的靶區灰階量化標準。
4.3 治療范圍(靶區)及治療參數確定。
4.4 監視治療過程:患者體位;焦點實時監測(灰度改變),防止脫靶;患者一般情況;麻醉患者應不斷交談,防止意外;麻醉患者必須監視生命體征。
4.5 治療結束,檢查患者在治療中的反應,交待醫囑。
5.注意事項
5.1 使用機器前,由制造廠商對操作者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給予該設備上崗證。如需更換使用者,應重新培訓,核發上崗證。
5.2 操作者應熟悉說明書及設備操作規程,會故障排除,患者治療監測及應急反應處理。
5.3 遵守操作規程,治療應有詳細記錄。記錄應妥善保存。
5.4 治療設備應定期保養(保養期限和內容,如劑量等)。
附件4: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方法
一、高強超聲聚焦治療機臨床研究效果分析應以影像學為主。
一般病例采用CT,MRI圖像。 骨腫瘤用ECT, 也可用數字減影。
觀察方法:平掃+CT 動態增強,或MRI、PET.
上述各項應提供治療前、后比較,不能單用超聲作評估標準。
各種圖像均應提供膠片原件。
二、活檢報告可做參考
三、腫瘤療效評估
影像學壞死程度,結合WHO制定的CR,PR,PD,SD標準。應提供1、2、6、12個月隨訪結果。
有條件者提供18、24個月(或更遠)隨訪結果。
有條件者提供治療后:1、2、3、5年生存率或中位生存期(MST)隨訪結果。
四、生存質量可作為治療療效的參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侯學超律師,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學院,現為浙江同舟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曾從事多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處理了大量的民商事糾紛,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能夠針對具體案情做出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努力為每位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自執業以來秉承誠信、謹慎、嚴謹、細致的執業理念,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擅長領域:民商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公司治理與股權糾紛等。 咨詢電話:13780097531(微信同號),來律師事務所面談時,請提前預約。 辦公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江南路666號寧興大廈8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教師節的決定
1985-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在河道、航道范圍內開采砂石、砂金適用法律問題的再次答復
1991-03-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
2015-06-12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關于印發《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09-13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印發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06-09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