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條 依法取得的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使用水域和灘涂從事養殖、捕撈權利的規定。
●立法背景
我國對自然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礦產資源法、水法、漁業法分別對單位和個人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作出了規定。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具有自身的特點,與一般的用益物權有所不同。用益物權一般是通過合同設立,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是經行政主管部門許可設立。考慮到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主要是對國家自然資源的利用,權利人取得這些權利后,即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其權能與用益物權是一致的,同時也需要辦理登記并進行公示,符合物權的公示原則。因此,物權法對將這些權利作了原則性、銜接性的規定。
●條文解讀
關于探礦權、采礦權。民法通則規定,國家所有的礦藏,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和集體所有制單位開采,也可以依法由公民采挖。1986年頒布的礦產資源法規定,“勘查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登記。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申請取得采礦權”。1996年修改的礦產資源法規定國家實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使用的制度:根據礦產資源法的規定,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并辦理登記。國家對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的費用,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予以減繳、免繳。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關于探礦權、采礦權的轉讓問題,1986年頒布的礦產資源法曾明確規定,采礦權不得買賣、出租,不得用作抵押。買賣、出租采礦權或者將采礦權用作抵押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吊銷采礦許可證。修改后的礦產資源法雖然仍規定禁止將探礦權、采礦權倒賣牟利,但是已經允許探礦權、采礦權進行有條件的轉讓,探礦權、采礦權財產權的特征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
關于取水權。1988年頒布的水法對取水權作出了規定。當時主要是從資源配置和行政管理的角度規范取水權制度的。2002年水法進行了修改,進一步明確國家對水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并完善了取水許可制度。對水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單位和個人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二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水庫中的水的,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三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組織實施。取水許~qi,Z有效期限一般為5年,最長不超過10年。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的,取水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45日前向原審批機關提出申請,原審批機關應當在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延續的決定。目前我國法律對取水權能否轉讓未作規定。實踐中正對取水權轉讓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
關于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我國漁業法對從事養殖和捕撈的權利作出了規定。根據漁業法的規定,國家對水域利用進行統一規劃.確定可以用于養殖業的水域和灘涂。單位和個人使用國家規劃確定用于養殖業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涂的,使用者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養殖證,許可其使用該水域、灘涂從事養殖生產。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核發養殖證時,應當優先安排當地的漁業生產者。我國對于捕撈業實行捕撈許可證制度。漁業捕撈許可證是國家批準從事捕撈生產的證書。從事捕撈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縣級以上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取得漁業捕撈許可證后,方準進行作業。縣級以上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按不同作業水域、作業類型、捕撈品種和漁船馬力太小,實行分級審批發放。捕撈許可證也有一定的期限,比如,內陸水域捕撈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5年。需要指出的是,物權法規定的捕撈活動應當是發生在國家享有所有權的水域進行的,對于在公海、經濟毗連區等我國不享有國家所有權的水域從事的捕撈行為,漁業法可以對此進行調整,但不屬于物權法調整的范疇。
礦產資源法、水法、漁業法等單行法律對相關的權利都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但是,由于這些法律多是從行政管理的角度對權利進行規范的,這些權利的物權屬性并不明確,財產權利的內容并不完善,更缺少對這些權利相應的民事救濟措施。因此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侵犯權利人合法權益的行為,所以,物權法有必要作出銜接性的規定,明確這些權利受物權法以及相關法律的保護。至于進一步完善這些權利的問題,可以通過修改相關法律加以解決。根據特別法優于普通法適用的原則,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利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首先應當適用礦產資源法、水法和漁業法等法律的規定;礦產資源法、水法和漁業法等法律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
●相關規定
《憲法》第9條,《民法通則》第8l條,《礦產資源法》第3條、第5條、第6條等,《水法》第3條、第7條、第48條等,《漁業法》第11條、第12條、第23條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2012修正)
2012-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主席令 第19號)
2009-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修正)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