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 商檢機構根據需要,對檢驗合格的進出口商品,可以加施商檢標志或者封識。
【釋義】 本條是對商檢機構加施商檢標志或者封識的規定。
對檢驗合格的進出口商品加施商檢標志和封識是商檢機構對進出口商品實施監督管理的一項具體工作內容。商檢標志是指在進出口商品上或者其外包裝和小包裝的明顯部位加附我國規定的檢驗標志,以證明該商品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封識是指商檢機構對檢驗合格的出口商品、檢驗不合格需對外換貨或者退貨的進口商品以及保留待查樣品或者憑樣成交的樣品等,采用國家規定的各種方式對進出口商品實施加封識別,以加強批次管理,保證貨證相符。
根據本條規定:1.加施商檢驗訖標志或者封識的主體是商檢機構,即只有商檢機構或者在商檢機構的監督下才有權對進出口商品加施商檢驗訖標志或者封識,并對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的使用實施監督檢查。2.加施商檢驗訖標志或者封識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對經檢驗合格的進出口商品加施。對未經檢驗或者經檢驗不合格的進出口商品不能加施商檢驗訖標志。3.商檢驗訖標志適用于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商檢機構對檢驗合格的進出口商品,根據要求,予以加施商檢驗訖標志。商檢封識適用于檢驗合格的以及其他須加封識的進出口商品。其他加封識的進出口商品主要是指易被摻假作偽或易發生批次混亂的商品,貴重商品,質量問題較多的商品,涉及安全、衛生的商品,憑樣成交的樣品,寄送國外的樣品及進口索賠的鑒封樣品,國外有規定要求鑒封的樣品。商檢機構根據不同的包裝材料、儲運條件,選用不同的封識材料和方法,加施封識。4.商檢驗訖標志和封識的制發由國家商檢部門規定。國家商檢部門制訂商檢標志和封識的管理辦法,由商檢機構實施。使用商檢標志必須向國家商檢部門或者有關商檢機構辦理申請,經審查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商檢標志不得擅自加附、假冒或者轉讓。對實施強制性認證制度的進出口商品,根據現行管理體制,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統一制定、發布認證標志,實施強制性認證的進出口商品必須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認證機構頒發的認證證書,符合認證要求,方可使用認證標志;未加施認證標志的不得進出口。使用商檢標志的進出口商品及其生產、加工企業,應當接受國家商檢部門或者商檢機構的監督管理。經商檢機構加施封識的商品,不得擅自啟封、涂改、移動和銷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1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9-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答復(對非法批準占用土地,分別按土地管理法處理)
1992-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已修正]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
2018-05-28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
2014-01-28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2-09-01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