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條 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對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商檢機構內部負責受理報檢、檢驗、出證放行等主要崗位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釋義】 本條是對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及商檢機構內部主要崗位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的規定。
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作為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和監督管理的主管機關,在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和監督管理活動中,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并以國家的強制力為保障。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在代表國家行使行政權力的同時,應當建立健全執法監督制度,防止執法腐敗。其中,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的內部監督制度,是監督制約其內部機構和工作人員執法活動的一項重要制度。所謂內部監督制度,是指國家機關對其內部機構及其人員所實行的一種監督約束制度,這一制度主要規定內部監督的監督方式、監督人員、監督程序、監督責任等事項。只有建立健全這一制度,才能保證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公正執法,防止權力濫用和執法腐敗。因此,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應當根據本法的要求,結合商檢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建立健全有針對性的內部層級監督制度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各種形式的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對發現的執法工作中的問題,及時提出處理和整改意見。為使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有序、持續地開展下去,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還應制定一系列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并使之不斷健全和完善。
商檢工作人員在依照法律和制度的規定對外履行監督管理職務時,是作為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的代表,通過自己的公務活動,具體實現監管職能。因為商檢工作人員行使的是國家行政權力,事關國家的主權、利益和管理相對人的權益,其言行舉止、工作態度、紀律作風等,也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形象和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實施,所以為防止商檢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制造腐敗和謀取私利,一方面必須對他們提出嚴格的法律要求,以規范其行為,另一方面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加強對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從執法的主體上,防止違反依法行政行為的發生。具體來講,對商檢工作人員執法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的內容主要包括:是否依法行使權力和履行職責,是否遵守法定程序辦理法定事項,以及遵守職業道德、廉潔自律準則及工作紀律的情況。總之,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應當切實負起內部監督職責,對其工作人員的執法活動,加強監督檢查,使本法規定的內部監督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商檢機構內部負責受理報檢、檢驗、出證放行等主要崗位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商檢機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的內部制約機制,確立內部控制的規則。明確商檢機構內部主要崗位的職責權限并做到主要工作崗位的相互分離、相互制約,是形成內部制約機制,實行內部控制的基本規則,自然也是內部監督制度的核心內容。分析實踐中揭露出的一些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法腐敗的案件,不難發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許多重要的權力集中于一人或少數人手中,對權力缺乏必要的制約,缺少內部控制制度。因此,這次修改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有針對性地增加了這一規定,確立了內部控制這一重要法律原則。
按照這一規定的要求,首先,商檢機構內部負責受理報檢、檢驗、出證放行等主要崗位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明確崗位職責權限是合法地行使權力和承擔責任的必要前提條件,只有崗位職責權限明確,才能防止職責不清引起的混亂,才能防止不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濫用權力后的推卸責任。其次,商檢機構內部負責受理報檢、檢驗、出證放行等主要崗位的職責應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明確各主要崗位職責的目的是使之分離,只有分離才能形成制約,職責不清或職責交叉,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因此,職責明確是形成制約的前提,職責分離則是實現制約的基礎。最后,還需要指出的是,除本條明確規定受理報檢、檢驗、出證放行三個主要崗位的職責應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外,如果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新的不相容的需要分離的崗位,商檢機構應當依法自行規定將其分離,這與法律規定精神是一致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2012年修正)
2012-10-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耳他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1988-09-05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中沒有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可否作出補充規定問題的答復
1996-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1994-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7-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2013修訂)
2013-12-07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