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條 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所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所知悉的商業秘密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作為國家代表,依法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其行為受法律保護。這種國家強制力,不可抗拒,受檢者必須服從。鑒于施檢者與受檢者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依職權很容易知悉受檢者的商業秘密。為了有效保護受檢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的順利發展,本法規定,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履行進出口商品檢驗的職責中,對所知悉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所謂商業秘密,按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比如商品的配料、配方、生產工藝流程、出廠價格、零售價格、經營方式、銷售區域、主要客戶、商品特性等等,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當為其保密。國家商檢部門和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泄露所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不管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均應依本條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或開除等處分,具體適用哪類處分,應根據違法行為的情節與后果決定;有違法所得的,還應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應當指出,我國刑法沒有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泄露其在執行公務過程中所知悉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作為泄露商業秘密罪的行為。但是,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其在公務活動中所知悉的商業秘密致使權利人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即屬于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對其中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1997-05-09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立陶宛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2001)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郵票過渡性安排的意見
1998-07-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民國防教育日的決定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城鄉規劃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辦法
2012-1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民用機場管理條例
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