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條 受風暴潮威脅的沿海地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把防御風暴潮納入本地區的防洪規劃,加強海堤(海塘)、擋潮閘和沿海防護林等防御風暴潮工程體系建設,監督建筑物、構筑物的設計和施工符合防御風暴潮的需要。
【釋義】本條是關于防御風暴潮的規定。
一、風暴潮是指由氣壓、大風等氣象因素急劇變化引起沿海海面或河口水位異常升降的現象。熱帶風暴潮常常造成海水水位的急劇上漲,最高時可超出正常水位三米以上,造成對沿海堤壩、農田、水閘和港口設施的損毀,由此而形成的大量降雨往往引發洪水。因此,它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我國是風暴潮侵襲較為頻繁的國家,沿海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幾乎每年都受到風暴潮的威脅,而這些地區通常又是人口稠密、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如果對風暴潮的危害認識不足,采取措施不得力,將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防御風暴潮是這些地區防洪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條結合我國風暴潮發生的特點,對沿海地區防御風暴潮的主要任務作了規定。根據本條的規定,沿海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義務做好防御風暴潮的工作。
二、根據本條的規定,為防御風暴潮,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遵循防洪工作的基本原則,在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指導下制定防御風暴潮的規劃,確定防御工作的總體部署,并將其納入本地區的防洪規劃;二是針對風暴潮對海堤等破壞較大的特點,加強對海堤、擋潮閘和沿海防護林等工程的建設,使其能夠抵御風暴潮的侵襲;三是在這些地區建造建筑物和構筑物,其設計和施工都應符合防御風暴潮的特殊需要,要防患于未然。政府對此有監督的責任。
三、本條所提到的“海堤(海塘)”、“擋潮閘”、“沿海防護林”的含義是:
1.海堤是指沿海岸修建的擋潮防浪的圍堤,也稱為海塘。
2.擋潮閘是指設于感潮河口上游防止海潮倒灌的水閘。其主要作用是:在漲潮時,潮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關閘擋潮;退潮時,潮水水位低于河水水位,開閘排水。
3.沿海防護林是指在沿海地區生長的能夠起到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作用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主席令第八十三號)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 一 號
2008-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國務院提請審議授權深圳市制定深圳經濟特區法規和規章的議案的決定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農業保險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票據管理實施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