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介紹:受托人私自出賣托管物
2009年3月,李某兩夫妻因外出打工,將自家飼養的一頭耕牛委托其朋友戴某看管,期間,戴某將該牛以1200元的價格賣給了外鄉的張某,用于歸還債款。李某春節回家后,得知戴某將自家的耕牛賣給了張某,遂以戴某為被告、張某為第三人告上了法庭。主張戴、張之間的買賣合同無效,要求張某返還耕牛。
二、受托人出賣托管物合同是否有效
對此存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戴某將耕牛賣給張某,未得到耕牛所有人李某的事后追認,也未取得處分權,因此,賣買合同無效,應由張某將耕牛返還給李某。
第二種意見認為,張某并不知道戴某沒有所有權或處分權,張某向戴某購買耕牛,并已實際支付了1200元錢,屬善意取得,不管李某事后是否追認,也不管戴某是否取得處分權,均不影響賣買耕牛合同的效力。張某可不返還耕牛。
三、無處分權人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1、雖然我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但如果我們以此認為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為效力待定合同,尚有不妥之處。筆者認為,《合同法》第51條中的“處分”應當定性位為處分行為,而不應該包括負擔行為。依據民法理論,作為民法基本概念的處分,其意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根據我國在立法上一貫采納區分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原則,我們在解釋《合同法》第51條時,應特別注意區分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合同的效力與履行。無權處分,只是說明出賣人沒有所有權,在出賣標的物時,沒有實際取得該標的物的處分權,但這種無權處分行為與合同效力并非必然有相同的結果。
2、1994年國際私法統一協會制定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3。3(2)規定:“合同訂立時一方當事人無權處置與諸合同相關聯之財產的事實本身,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同樣,《歐洲合同法原則》第4。102條規定:“僅僅由于合同成立時所負債務的履行不能或由于一方當事人無權處分合同關涉的財產,合同并不無效。”因此,從比較法解釋來看,出賣他人之物也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3、因為無權處分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而《合同法》關注的卻是以合同形式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根據我國立法采納的區分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原則,應將《合同法》第51條作限縮解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的“處分”和“合同”,僅指處分行為即標的物所有權的變更,而不包括負擔行為即買賣合同在內。在出賣他人之物的情形中,買賣合同的效力并非待定,而是確定有效;真正效力待定的應該是出賣履行合同的行為以及履行合同的結果,即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待定。
4、如果將出賣他人之物的買賣合同確認為無效合同,出賣人對買受人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而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主要包括締約費用、利息損失、喪失締約機會的損失。該三項損失在賠償數額的計算上均不及違約損失的賠償,從利益衡量的角度來看,讓合同生效從而讓出賣人對買受人承擔違約責任,比讓合同成為效力待定或無效而讓出賣人對買受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更有利于平衡當事人的利益,更有利于買受人,特別是善意的買受人,同時也更有利于保護交易安全。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合同訂立時出賣人無權處分合同標的物的事實本身,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在前款情形中,出賣人不以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或處分權并交付于買受人的,出賣人應承擔違約責任。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請求損害賠償。”
回到該案,戴、張之間買賣的耕牛是李某的,這一權利瑕疵在買賣合同訂立時就業已存在,且張某當時不知有此權利瑕疵存在,根據《合同法》第150條規定,張某享有瑕疵擔保權利,戴某則負有瑕疵擔保義務。同時因為:買賣的耕牛為法律允許流轉的動產;戴某將耕牛賣給張某時,并沒有從李某處實際取得處分權;張某不知道耕牛歸李某所有,向戴某購買耕牛屬善意;張某付給了戴某1200元耕牛款,支付了相應的對價;戴某已將耕牛實際交付給了買受人張某。故張某向戴某購得耕牛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張某取得的耕牛所有權應依法受到保護。而戴某擅自處分李某委托其看管的耕牛,系違約行為,應當向李某承擔違約責任,即賠償耕牛的價款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受托人出賣托管物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更多相關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擬征地告知書是法定程序嗎
2021-01-03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2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