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條 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者,應當排除危害,并賠償損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并承擔賠償責任。
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釋義】 本條是關于違反海洋環境保護規定造成污染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一、這次對本法“法律責任”一章的修改較大,許多內容都是新增加的。但本條是對原《海洋環境保護法》有關規定進行修改的條文之一。原《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和第四十三條都有違反本法造成損失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內容,本條就是把這三條中的有關內容歸納為一條,使條文內容更為明確。
二、民事責任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或者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侵害他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民事責任分為兩大類,即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條件,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侵權行為,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侵害他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導致國家或他人受到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本條規定的民事責任,主要是由于違法行為人的原因,造成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給國家的財產或他人的人身財產造成損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屬于一種侵權的民事責任。
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產生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當事人一方或雙方責任造成的;二是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的。海洋環境保護法中對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實行的是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如果責任者是當事人的,就由當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責任者是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就應當由第三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條第一款規定就包含了上述兩層意思:一方面,對由于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責任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損害,規定由責任者自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另一方面,對完全由于第三者造成的海洋環境污染損害,不論其是故意或者過失,規定由第三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按照本款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責任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排除危害;二是賠償損失。
四、按照本條的規定,發生海洋環境污染事故后,可能發生的后果主要包括以下三種:一是使他人財產遭受損失,包括法人的財產和公民個人的財產;二是使他人人身造成損害,包括致傷或致死;三是造成各種海洋資源的損害,包括生態資源、水產資源和旅游資源等。其中第三種損害不是給某個個人或某個單位造成損失,而是使某一區域或某一種資源受到損害。在我國,海洋資源同其他自然資源一樣都是屬于國家所有。因此,對海洋資源的損害就是給國家造成的損害。這種損害有可能是對國家水產資源的損害,也可能是對國家旅游資源的損害,也有可能是對國家生態資源的損害。給法人和公民造成損害的,受到損害的法人或公民可以依法要求責任者排除危害、賠償損失。但如果是給國家造成了損害,原海洋環境保護法對此并未作出明確規定。本次修改時在第二款增加了這方面的內容。即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也就是說,如果對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或海洋保護區受到破壞的,就應當由行使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或海洋保護區的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賠償要求。
五、由于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屬于民事責任,所以由此引起的關于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就屬于民事糾紛。對于民事糾紛的處理,按照我國有關法律,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由當事人請求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調解處理,如果調解處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二是由當事人直接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無論是當事人經過有關部門調解處理不成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還是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都屬于民事訴訟,所以起訴、受理、判決、執行等程序都應當按照有關民事訴訟法律的規定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的決議[失效]
1982-05-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09-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決定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減災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
2010-03-09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1-17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2008-08-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04-30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國務院關于深圳灣口岸啟用時間的批復
2007-06-16